云南发现亚洲最早“和平文化”遗址
国际学术刊物《国际第四纪杂志》近日在线发表题为《中国西南云南硝洞岩厦发现距今43500年亚洲最古老的“和平文化”》的研究成果,这一发现显示广泛分布于东南亚的“和平文化”起源于澜沧江—湄公河上游的中国云南地区。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南亚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员吉学平,带领调查团队历时10年、行程一万多公里的调查以及多次到东南亚国家考证,最终与南非等研究机构的旧石器和古人类学家共同证实,我国云南的澜沧江流域确实存在亚洲最早的“和平文化”,这种史前文化在我国境内发现尚属首次。
“和平文化”是东南亚国家和苏门答腊岛普遍存在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文化,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狩猎—采集人群向定居人群过渡阶段的一种独特的石核工具文化。该文化最早由法国学者科拉妮于上世纪20年代首次在越南北部的和平省发现而得名,并于1932年在首届远东史前史学家大会上正式公布。
2004年,吉学平带领临沧市文物管理所和沧源县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首次进入硝洞调查,采集到一批石制品,并意识到该遗址的价值。2007年至2015年,吉学平又多次带领研究人员进入硝洞调查,发现了厚度超过4米的原生文化层,采集到相关的年代样品,并到东南亚国家进行对比研究,最终得出该遗址为典型“和平文化”早期遗址、年代在距今24000年至43500年之间甚至更早的结论。这是我国首次发现“和平文化”遗址,也是亚洲地区最早的“和平文化”遗址,这一发现可能显示广泛分布于东南亚的“和平文化”起源于澜沧江—湄公河上游的中国云南地区。
“云南富源大河曾经发现距今36000年至43000年前的类似欧洲的‘莫斯特文化’的石器组合,被评为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此次又发现‘和平文化’,再次证明云南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是多种人群和多元文化交汇的地区,对研究现代人起源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吉学平说,这种史前多种文化共存的状况在国内尚属首次。
吉学平说,此项研究结果表明,澜沧江流域最可能是“‘和平文化’的故乡”,是东南亚人群及文化迁徙的源头;云南地区的早期“和平文化”,对东南亚和我国华南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早期文化都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参与此项研究的还有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临沧市文物管理所学者。该项目除获得国家文物局中缅、中老边境考古调查项目资助外,还得到了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重点课题、南非国家研究基金、科技部中国—南非考古学双边合作项目等机构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