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17.06.2016  20:33

云南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推进绿色节能城市建设,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本报记者蒋朝晖

日前出台的《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实现城市房屋和设施绿色节能、人居环境切实改善的目标。

意见》明确,到2020年,云南省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50%以上,全省所有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要求,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2%、绿化覆盖率达到37%,全省城镇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7%以上,力争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35%以上。

单体建筑面积超过两万平方米要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根据《意见》要求,通过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实施城市节能工程,扩大可再生能源利用范围,推进绿色节能城市建设。

云南省明确,新建和改扩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两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要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同时,云南省将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纳入城市规划管理和建筑施工图审查,还要提高绿色建材应用比例。

为加强新建建筑节能管理,云南将实行全能耗建筑节能评价制度,将房屋采暖、空调、照明、动力、热水等能源能耗纳入节能管理,将节能标准、可再生能源、能效测评等纳入审查备案内容,确保新建建筑按照政策规定和标准规范进行建设。

结合气候多样性的特点,云南省将加强城市冬季供热采暖节能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因地制宜选择供热采暖节能方式。在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情况调查的基础上,组织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试点,提升既有建筑能效。到2020年,云南全省单位建筑面积实际能耗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建成一定规模的节能率为80%~90%的超低能耗精品示范建筑。

此外,云南省将充分发挥太阳能、水电等清洁能源优势,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优先选用太阳能、水电等清洁能源。严格执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全面推进可再生能源设施与主体建筑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改善道路排水系统,优化提升城市自然生态功能

意见》明确,通过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优化提升城市自然生态功能。

据介绍,云南省将科学编制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将海绵城市建设指标要求作为城市建设项目的前置条件。同时,改善城市道路排水系统,新建道路要配套建设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已建成的道路排水系统要抓紧升级改造,提高道路对雨水的渗滞能力。还要推动海绵型建筑和小区建设,在新建建筑与小区推广使用绿色屋顶,大幅减少建筑与小区的硬质铺装面积,积极采用透水铺装,机关、学校、医院等建筑要率先践行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云南还将加强城市综合排水防涝整治,统筹绿色生态基础设施和排水管网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就地吸纳雨水和排水能力。同时,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和河网衔接,提高河道输排水能力。计划到2020年,云南全省所有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要求。

为优化提升城市自然生态功能,云南将加快修复遭受破坏的城市山体、河流、湿地和植被,积极推进工矿企业等城市废弃土地修复利用,加快构建由城市游憩区、公共空间、生态系统和绿地系统等组成的城市生态网络体系。同时,将生态要素引入市区,实现城市内外绿地有机串联,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园林绿化体系,完善城市生态服务功能。

根据计划,到2020年,云南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2%、绿化覆盖率达到3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1~2个。

发挥污水处理厂减排效益,完善垃圾处理产业政策

根据《意见》,云南将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加强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郊结合部污水截流和收集处理,全面治理污水横流、河湖水体污染问题。

同时,抓好节水和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实现城市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面发挥污水处理厂的减排效益。云南还将大力推广中水回用,建立完善中水回用价格机制,支持城市水务公司经营中水业务。

根据《意见》,要树立垃圾是重要资源和矿产的观念,加大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综合循环利用力度,推动垃圾清运体系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对接,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加强垃圾转运和处理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垃圾围城问题,力争“十三五”期间在云南全省每个县(市、区)建成一座建筑垃圾消纳厂。

同时,云南省将完善城市垃圾处理产业政策,健全垃圾处理收费机制,推行特许经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处理项目的建设运营。力争到2020年,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35%以上,基本建立餐厨垃圾和建筑物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全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7%以上,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的城市达到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