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先试先行深化农田水利改革 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问题

06.01.2016  10:11


恨虎坝灌区试点

云南网讯(记者 张成)1月5日,全国农田水利改革现场会在曲靖召开。近年来,我省强化农田水利创新建设和运行管护机制建设,在陆良县恨虎坝灌区、中坝村和澄江县高西片区3个试点开展农田水利改革。改革试点取得了预期效果。

据初步统计,“十二五”期间,全省水利建设投资规模连年增长,投资总量、建设规模、中央资金支持规模位居全国前列。5年共完成水利建设总投资近1450亿元,超出规划目标115%,是“十一五”期间的3.5倍;省级安排水利投资450多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4.5倍。累计新开工重点水源工程超过200座。全省新增蓄水库容21.69亿立方米,新增供水能力26亿立方米;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全面建成并累计供水10.6亿立方米。

一走进陆良县恨虎坝灌区,就被这里热火朝天的试点工作现场所震撼,作为我省3个开展农田水利改革的试点区,恨虎坝灌区以政府与市场两手发力,以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为重点。这里的上万亩土地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豆苗每公斤能卖到100多元,主要供给香港和澳门,改变了过去的浇灌方式,农产品的附加值更高了。”正在田边操作微喷灌控制器的陆良大禹节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学文告诉记者。

在恨虎坝灌区,先后建立了水权分配、水价形成、节水激励、工程建设管护、社会参与等制度、办法。有了这些机制保障,社会资本投资企业与用水户组织可以共同组建“农业科技节水有限公司”,实施项目区田间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农业用水水权得以分配到户并合理确定水价,用水实现计量收费,在节水改造、精准补贴等综合发力下,项目区亩均水费支出总体减少,“老百姓的水商品意识和节水意识增强了不少,这在旱区发展农业非常重要”崔学文说。

2014年6月,汪洋副总理考察云南水利工作时指出,农田水利要创新建设和运行管护机制,确保工程设施建设多管齐下、建得成、能节水、可维护、长受益。云南省和水利部认真贯彻落实汪洋副总理指示精神,选取了陆良县恨虎坝灌区、中坝村和澄江县高西片区3个试点开展农田水利改革。

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是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环境卫生美了起来,灌溉效率高了起来。据实测和推算,在我省的3个试点区,群众亩均可增收2000余元,恨虎坝试点区农民亩均增加纯收入达到了1700多元,节约灌溉用水成本300余元,减少灌水劳力6个工日以上,在改革前,恨虎坝灌区依靠拉水灌溉,拉水成本高达每方7-8元,在改革后,每亩每年除了节约6个劳动力外,更是将用水成本降低到每方0.79元;与此同时,在引入社会资本后,企业投入获得合理回报,恨虎坝社会资本投入年化收益率达7.8~9.8%;政府强化了水资源管理能力、实现了节水减排,试点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从0.40提高到0.70~0.85,亩均节约用水120立方米以上,削减农田面源污染物44.6%。

恨虎坝灌区试点

如今,试点做法和经验在云南昆明市石林、红河州建水等7个县(市、区)得到借鉴推广和创新发展,7个县(市、区)田间工程配套、高效节水灌溉等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吸引社会资本投入1亿多元,建水县、弥勒县等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社会资本投入农田水利比例进一步提高。江苏、广西等10个省份的水利部门组织到陆良试点参观考察和观摩学习。

以农田水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坚定走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加快构建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匹配的水利保障成为我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重点之一。据初步统计,“十二五”期间全省改善农田灌溉面积600多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2630万亩,占常用耕地的41.4%,超额完成了“十二五”目标任务。同时,建成管灌、喷灌、滴灌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近210万亩,建设输水渠道5257公里,新建成高产稳产农田1745万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的农业现代化扎实推进,有力支撑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以农田水利改革为突破重点,在坝区突出推广引入社会资本机制,在山区突出推广用水精准补贴机制,在县级以上重要饮用水源地水源区和九大高原湖泊径流区重点推广节水减排机制,同时进一步抓好水行政管理、水利投融资、水资源管理、水利安全发展保障体制等改革,我们有理由相信,云南水利改革将更加深入持久、充满活力、富有实效。

恨虎坝灌区试点

农田水利改革发展要更多的发挥市场的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与管理,实现供给侧结构改革,其关键所在是让项目投资者和工程运营者有利可图。恨虎坝试点经反复测算后确定水价以及社会资本进入的比例、范围和合理收益率,让社会资本有盈利保障。崔学文告诉记者,在去年通过首次在全国建立公告发布、踏勘答疑、竞争比选、量化评分等一套招商程序后,大禹节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了恨虎坝灌区改革试点的社会资本引入方,通过流转1000多亩土地,投资400余万元,与炒铁为民农民用水专业合作社共同成立了陆良大禹节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恨虎坝建起了提水泵站、输水主管、干支渠道等骨干工程,在田间实施了微灌工程、渠灌工程等。

同时依托互联网,微灌区还建成了自动控制系统、精准计量设施等,减少了关税劳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保障了产出农作物的品质。“我们在恨虎坝还建起了700亩微灌示范区,进一步完善农业物联网系统,实现了水利工程现代化;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生产用水条件。”只需要一个手机,一张IC卡,1个负责人就能实现浇灌的全部工作。

在制度和价格杠杆的带动下,农民的节水意识增强明显,水价形成机制逐步完善。依靠超定额累进加价的水费、计提土地出让收益、供水利润和政府安排的维护资金以及社会捐赠等建立起节水奖励基金。同时对超定额用水也有累进加价的方式进行超罚。改变以往供水成本不计田间工程折旧和政府主导定价的方式,结合试点实际,科学测算出项目区全成本水价和运行成本水价,组织专人对群众和企业水价承受能力进行摸底调查,以群众能承受为前提,以企业合理受益为基准,以政府调控为保障,找到农民、企业和政府的利益平衡点,合理确定水价并批复执行。

2014年下半年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陆续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农田水利改革试点工作,并于2015年底召开了全省水利改革发展工作会议暨冬春农田水利建设现场会议,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广农田水利改革试点经验。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省在坝区引入社会资本1.85亿元,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8.5万亩;群众全程参与山区民生水利工程建设达136万人次,农村基层公共事务管理能力和群众民主管理能力不断提升,村容村貌持续改善,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

恨虎坝灌区试点

恨虎坝灌区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