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先试先行深化农田水利改革 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问题

06.01.2016  01:12

恨虎坝灌区试点

云南网讯(记者 张成)1月5日,全国农田水利改革现场会在曲靖召开。近年来,我省强化农田水利创新建设和运行管护机制建设,在陆良县恨虎坝灌区、中坝村和澄江县高西片区3个试点开展农田水利改革。改革试点取得了预期效果。

据初步统计,“十二五”期间,全省水利建设投资规模连年增长,投资总量、建设规模、中央资金支持规模位居全国前列。5年共完成水利建设总投资近1450亿元,超出规划目标115%,是“十一五”期间的3.5倍;省级安排水利投资450多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4.5倍。累计新开工重点水源工程超过200座。全省新增蓄水库容21.69亿立方米,新增供水能力26亿立方米;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全面建成并累计供水10.6亿立方米。

一走进陆良县恨虎坝灌区,就被这里热火朝天的试点工作现场所震撼,作为我省3个开展农田水利改革的试点区,恨虎坝灌区以政府与市场两手发力,以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为重点。这里的上万亩土地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豆苗每公斤能卖到100多元,主要供给香港和澳门,改变了过去的浇灌方式,农产品的附加值更高了。”正在田边操作微喷灌控制器的陆良大禹节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学文告诉记者。

在恨虎坝灌区,先后建立了水权分配、水价形成、节水激励、工程建设管护、社会参与等制度、办法。有了这些机制保障,社会资本投资企业与用水户组织可以共同组建“农业科技节水有限公司”,实施项目区田间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农业用水水权得以分配到户并合理确定水价,用水实现计量收费,在节水改造、精准补贴等综合发力下,项目区亩均水费支出总体减少,“老百姓的水商品意识和节水意识增强了不少,这在旱区发展农业非常重要”崔学文说。

2014年6月,汪洋副总理考察云南水利工作时指出,农田水利要创新建设和运行管护机制,确保工程设施建设多管齐下、建得成、能节水、可维护、长受益。云南省和水利部认真贯彻落实汪洋副总理指示精神,选取了陆良县恨虎坝灌区、中坝村和澄江县高西片区3个试点开展农田水利改革。

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是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环境卫生美了起来,灌溉效率高了起来。据实测和推算,在我省的3个试点区,群众亩均可增收2000余元,恨虎坝试点区农民亩均增加纯收入达到了1700多元,节约灌溉用水成本300余元,减少灌水劳力6个工日以上,在改革前,恨虎坝灌区依靠拉水灌溉,拉水成本高达每方7-8元,在改革后,每亩每年除了节约6个劳动力外,更是将用水成本降低到每方0.79元;与此同时,在引入社会资本后,企业投入获得合理回报,恨虎坝社会资本投入年化收益率达7.8~9.8%;政府强化了水资源管理能力、实现了节水减排,试点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从0.40提高到0.70~0.85,亩均节约用水120立方米以上,削减农田面源污染物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