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乡村旅游面临六大“短板” 委员建议要与民族文化深度结合

21.01.2017  14:18

云南网讯(记者 赵岗 彭锡 罗浩)“云南乡村旅游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大多数乡村居民及其利益被剥离在乡村旅游发展决策圈外、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建议突出传统文化特色,打造乡村旅游的民族文化品牌,探索建立多元化的乡村旅游经营主体与管理模式。”2017两会期间,民革云南省委剖析云南乡村旅游存在的6大“短板”问题,并提出6项具体的改进方案。

民革云南省委在提案中介绍,2015年,云南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028亿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971.41亿元,直接和间接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125.9万人,带动37万贫困人脱贫。但云南乡村旅游仍然存在6大短板。

整体性与区域性规划缺乏

目前云南乡村旅游仍以农户个体发展方式为主,少数以村落、村社集体为主统一规划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发展模式受开发理念、资金、竞争等因索的限制与影响,更多地关注个性和自己的利益目标,常出现旅游发展目标与定位不够确定和难以把控,点状、分散开发突出,缺乏整体性和统一性布局,主题不突出,低水平重复建设较为严重。

区域发展不平衡,总体水平不高

全省乡村旅游发展极不平衡,总体来说,社会经济条件较好、旅游业开展较早的地区,如大理、西双版纳、楚雄等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较多、类型较全,社区、政府、企业等参与较多、驱动带动力较强;反之,乡村旅游发展的层次较低,类型较少。

从全省来看,云南乡村旅游发展仍处于中低层次,在旅游产品上,单一产品突出,吃农家饭、尝民族菜较为普遍,乡村活动多以采摘、观赏、垂钓等活动为主,相关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较少。在发展方式上,个体、单户的家庭经营较多,社区、集体和旅游专业合作社等方式较少;在旅游商品开发上,几乎停留在初级水平,多以自产自销的原生态农产品原料为主,无专营的乡村旅游产品。

民族文化与地方特色开发不够,同质化严重

如果说景观是乡村旅游的外衣,那么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选择乡村旅游的游客,最在乎的就是体验到醇厚的乡土文化。

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省,具有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但是,从目前开展的乡村旅游活动来看,多以餐饮、刺绣、歌舞表演、传统建筑等为主,且不同民族多以类同的诸如长街宴、火把节等方式呈现,没有真正展现和挖掘各民族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既没有文化的体现,更没有区域性特色的展示。

面对几近相同的低层次的乡村旅游产品,游客们亦表现出消费的快速与简单,体现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逗留时间短,大多是一日游,活动也仅仅停留在低层次产品的消费上,如吃一顿农家饭,买一些土特产等,依然表现出走马观花式的过客行为特征,没有充分体现出乡村旅游的休闲性与参与性。

乡村旅游景区化与村民主体化的矛盾日益突出

乡村旅游的本质是乡村,主体是当地村民。但是,受意识、经营理念、传统生活方式与习俗、财力以及现代城市居民的旅游需求等等,目前,许多的乡村旅游点很难达到,在此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积极探索,通过招商方式,引进企业和资金对资源禀赋优异的乡村旅游地进行景区化开发,力图通过建设,浓缩与重现乡村的本土性。

景区化乡村旅游模式的确可以让游客享受到城市宾馆的舒适和多种便利,可以欣赏到各异的田园凤光与美景,但品尝不到各类农家风味和独特的地方特色文化与凤俗。

对于当地村民来说,原本是乡村旅游的主人,但随着乡村旅游商业化开发规模的扩大,大多数原住乡村居民及其利益被剥离在乡村旅游发展决策圈外,他们只有通过转让土地获得租金或者为投资者打工,使乡村原始居民成为旅游受益中的弱势群体。正确处理和协调乡村社区、政府、企业以及第三方资本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角色关系、利位益分配等尤为重要。

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

云南乡村旅游多位于边远农村或者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道路狭窄、路况差、交通堵塞较为突出;旅游社区的公共设施普遍不到位,无公共厕所、无停车场地、周边的商店和餐馆等配套设施过于简陋、通讯服务较为落后,指示标牌杂乱等等,无法满足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接待农户条件差,客房设施简陋,安全和卫生条件较差,满足不了游客居住要求,严重制约了城市游客的人住率。上述因素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乡村旅游扶持政策不配套,管理和监管缺位

乡村旅游发展涉及旅游、农业、林业、文宗、城建、工商等多个政府部门,迄今无相关的行业标准、审批管理政策和管理办法,各部门主要按照自己行业需要和相关规范,自行发展。

由于未建立相应的部门协调机制,导致各部门间职能分工不清、相互推诿。发展乡村旅游尚未制定优惠政策,税收、贷款、用地、工商、食品、卫生、安全等政策尚无明确规范,对乡村旅游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严重制约了地方乡村旅游的发展。

同时,受基层人力、财力、地域广等因素制约,许多发展乡村旅游的地方,环境监管不到位,垃圾任意堆放、生活污水直接排放,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

民革云南省委认为,乡村旅游已成为城市居民主要的旅游方式和目的地,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和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为了加快云南旅游的转型升级,打造云南乡村旅游品牌,实现旅游强省的目标,结合云南乡村旅游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6大对策建议。

加强规划引领,合理布局,全域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必须要坚持规划先行、布局合理、开发有序、全域发展的原则。建议以县为单位科学编制乡村旅游规划,将乡村旅游规划纳入同级旅游总体规划,实现规划的相互衔接。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整合各方力量,利用“乡村旅游+”方式,将乡村旅游规划与美丽乡村、民族传统文化、古村落保护、产业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深度融合,切实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

此外,在做好乡村旅游村寨规划的同时,基于乡村分布、资源特色资源、乡村旅游内涵和发展需要,开展乡村旅游产业布局规划,让乡村旅游者一站式观光、体验、品鉴、休闲与购物,示范与推广紧密结合,带动整个乡镇和区域的融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全民致富。

打造乡村旅游的民族文化品牌

少数民族是云南的特色和优势,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是云南省村旅游可供挖掘的“潜力股”,云南乡村旅游发展需要打民族牌。在注重民族文化基础上,政府部门要立足本地资源,确定某一具体地域旅游特色,鼓励区域自成特色,建设一批特色精品民俗村,做到“家家达标准,村村有特色”。

发展乡村旅游,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合于旅游活动中,不仅让旅游者参与和认知民族文化,而且增强了当地居民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增强了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拓展。通过挖掘和拓展民族传统文化,打造具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推进旅游与民族文化深度结合,树立乡村旅游品牌。

探索建立多元化的乡村旅游经营主体与管理模式

目前,农家乐、家庭客栈、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是主要的经营主体,集体、合作、外地个人租赁承包、政府和企业主导等各类新型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正在悄然升起,并且蓬勃发展趋势。但仅依靠地方政府和乡村社区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不能生硬地将农业专业合作社、企业+合作社等模式搬到乡村旅游中。需要充分考虑乡村、农户、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中的核心和主体作用,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实际,探索建立适合的经营主体和管理模式。

加强精品品牌建设

从全省来看,乡村旅游发展参差不齐、差异甚大,云南自然景观多样、民族文化丰厚,迄今全省开展了多项农村发展和传统村落保护项目,但精品品牌不多,建议以凸显云南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观为切入点,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思路,多渠道筹措资金,集中各方资源、多规合一,重点打造云南乡村旅游系列品牌。同时,利用云南生物资源丰富、林下产品多样的特点,开发乡村旅游系列有机产品。

加强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

这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条件,结合美丽乡村、精准扶贫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政府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首先是解决交通干道、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交通建设;其次,加强乡村旅游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如公共厕所、停车场、旅游服务台、医疗救治、交通标识牌、乡村文化展示、旅游购物、安全设施等;第三,规范住宿设施、饮食设施、卫生设施等建设标准要求,满足消费者需要。

加大政策扶持,加强乡村旅游的管理与监督

基于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需要,建议省委、省政府联合旅游、农业等部门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深入调研,出台专门政策和举措,尽快制订乡村旅游行业管理标准和协调机制。

建议省级相关项目资金向乡村旅游项目倾斜,鼓励支持个别条件成熟的地方采取民营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方式融资方式,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地方政府在乡村旅游项目审批、土地流转、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倾斜。

同时,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明确分工,加强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管理和监督,保护村落环境和生态环境不受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