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为青蒿素研发作出重要贡献

07.10.2015  11:01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

●在青蒿素项目所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中排名第三

●为青蒿素研究中的重要单位

科研历程

▶1973年从黄花蒿中提取出大量结晶,即后来的青蒿素

▶1974年发明青蒿素溶剂汽油提取法,破解产业化生产难题

▶在云南边境恶性疟高发区开展临床试验取得成功

▶1978年以青蒿素为原料的半合成新药蒿甲醚正式上市

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的复方蒿甲醚系列药剂为全球最主要抗疟药

10月5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在青蒿素的研发团队中,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的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为青蒿素的成功研发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青蒿素项目获得的国家发明二等奖中排名第三位。

在国家发明二等奖获奖证书上,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几个字赫然在目。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作为当年率先发明先进的提取工艺并进行临床试验的单位,在这段历史中留下了闪亮的一笔。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正如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所说的,青蒿素的发现和成功开发,凝聚了中国老一代药物研究者的心血和智慧。1967年5月23日,我国成立了“全国性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小组”(简称“523工作组”),以此全面铺开对青蒿素的研究,这是一个全国性的大规模合作项目。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凭借自身的研发实力及独特的资源优势成为“523工作组”的主要成员。

上世纪70年代的云南属于恶性疟高发区,又与当时饱受疟疾之苦的越南毗邻,因而成为全国最大和最主要的抗疟现场。作为当时唯一的省级专业药物研究单位,省药物研究所踏上了寻找抗疟新药的艰辛之路。1973年,省药物研究所科研人员从一种产自四川酉阳的黄花蒿中提取出大量结晶,并证实这一化合物就是后来定名的青蒿素;1974年初,省药物研究所发明了青蒿素溶剂汽油提取法。该法具有稳定可靠、操作简便、流程短、经济合理、收率高、产品易纯化、有利于工业生产等特点,获得国家“523工作组”的高度重视。其后,通过上百次试验和31批中试,省药物研究所完善了生产工艺,破解了青蒿素产业化生产难题。紧接着,省药物研究所在云南边境恶性疟高发区的疟疾患者中开展青蒿素临床试验并取得成功。这一系列重要突破,使省药物研究所成为青蒿素研究中的重要单位。1978年,以青蒿素为原料的半合成新药蒿甲醚正式上市,从此进入大批量生产时期。时至今日,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方蒿甲醚系列药剂已经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抗疟药。

在青蒿素的研发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是省药物研究所的一个辉煌成果,这项被列为新中国科技史上27个第一,被世界公认的新药,为省药物研究所赢得了国家发明二等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的荣誉。

美编 刘一飞 记者 陈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