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两会】着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19.01.2017  12:38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云南国土面积只有百分之六是坝子,粮食曾经是个“卡脖子”的大问题。如今,云南人虽不再为吃粮而发愁,但如何提升高原特色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又成为摆在全省人民面前的一道难题。

政府工作报告里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列为2017年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之一,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思路和举措,引发了代表、委员的热议。

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

孙海清委员认为,要实现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就需要“用工业的理念来发展农业,推广现代农业管理方法和先进技术手段等。

据国家农业部统计,2016年,全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超过65%。而我省与全国比还有很大差距,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路艰且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农机具补贴政策,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

目前正在和几家研发生产机构谈,我们要加快研发适合山区机耕作业的甘蔗耕种收割机械。”唐永飞代表说,临沧有130多万亩甘蔗基地,是全国重要蔗糖生产基地,甘蔗机耕率虽然达到了70%左右,但机收率却极其低下,几乎没有形成规模。

一些代表、委员建议,应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观光农业、智慧农业,构建集农产品供给、生活休闲与生态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云南农业的软肋是深加工不够。”对此,唐滢委员深有感悟,她说,应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互联网+等有效手段延伸农业产业链,成立于2014年的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已经成功转化了许多农业科技成果,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培育现代职业农民

发展现代农业呼唤新型职业农民。

很多代表、委员认为,当前我省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关键时期,大量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设施装备、经营管理理念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迫切需要高素质的职业化农民。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人的因素很关键。”唐滢委员认为,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农民是主体,需要通过培训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提升能力素质,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她建议,应当依托一些院校机构对农民进行职业培训。在这方面,云南农业大学已经先行一步,成立了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农村干部学院等,专门培训村官和农业科技人员等。

杨丽萍代表认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要引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种植养殖,让群众尝到现代化的“甜头”。她说,从2014年开始,宁洱县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对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进行统一栽种、统一用料、统一管理,农业产值提升迅速,有效推动了种植养殖业发展,老百姓对应用现代技术发展农业逐渐充满兴趣。

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联合体,加强农业“小巨人”培育等系列举措,可谓切中肯綮。

要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龙头企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周平忠委员从事绿色食品行业,他以楚雄宏桂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为例论证自己的观点。该公司每年投入上百万元搞科研,与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进行合作,公司生产线的现代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产品也因此出口欧美等地,对企业所在地的种植养殖业带动很大。

阮鸿献代表同样认为,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龙头企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说,龙头企业能给农户带来先进的理念、技术、市场和资本支持,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引领作用。

在实践过程中,周平忠委员也发现了一个严重问题:由于目前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不规范,一定程度上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越是在科技方面投入大、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的企业,由于成本居高不下而缺乏市场竞争力。他建议尽快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打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改革要让更多农民受惠

农业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要让更多的农民从中受惠。”代表、委员一致认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要让人民群众不断有获得感。

土地“三权分置”的实施,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农村土地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制度保障。

张祖林代表说,过去一年里我省“三农”工作亮点频现,农业增加值达6%,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建议进一步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优结构,提升质量。要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一些代表、委员建议继续深化农垦、供销社、国有林场、农田水利改革,加快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打下扎实基础。何健升代表建议,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龙头企业为统领,推广“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扶贫模式,以高原特色农业为抓手,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脱贫攻坚工作。

云报全媒体记者 左超 谭雅竹

 

  点击进入2017云南两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