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应用于我省边境传染病疟疾和登革热跨境联防联控工作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在澜湄区域的推进,我国与中南半岛国家人员交流日益频繁。由于特殊的地理区位,我省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缅甸、老挝、越南相邻,边境线长达4060公里,边贸互市繁荣,虫媒传染性疾病的输入压力十分严峻。近年来,我省报告80%以上的疟疾和近30%登革热病例来自境外输入。为加强对区域内各国间建立有效的病例监测和信息共享平台,省寄生虫病防治所联合中国CDC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建立“大湄公河次区域重要虫媒传染病疟疾和登革热跨境联防联控协同网络平台”(以下简称协同网络平台)。
截至目前,“协同网络平台”建设已投入30多万项目基金,在缅甸掸邦第二、第四特区,老挝南塔省建立5个网络站点,在国内孟连县、勐腊县、勐海县建立7个站点。初步完成了“澜湄次区域虫媒传染病联合防控平台”系统的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共报告发热病人1531例,其中,境外站点报告了间日疟 2例、登革热 6例,为早期开展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协同网络平台”的建成意示着我国虫媒传染病防控先进经验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方式向我国周边国家推广应用尝试的新篇章开启,将进一步促进国家间边境地区传染病的交流合作。通过“协同网络平台”的不断完善,凝炼出一套适合区域内各个国家推广使用的虫媒传染病预防控制、临床治疗的信息化管理模块,为融入和服务好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促进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边境地区疟疾、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相关的跨学科、跨部门、多行为体的科学研究,以支持中国政府在全球卫生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运用大数据分析,提升预测预警能力,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地区虫媒传染病防控能力和水平,为我国重要热带病或新发热带病防控提供新预警策略,为国家生物安全提供详实基础数据。
来源:对外合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