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德伟:打造中国21世纪的“乡愁”目的地

29.01.2015  14:43

    新华网云南频道1月29日电(罗春明 李宁)云南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生态立省、环境优先”战略,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对此,云南省人大代表、普洱市市长钱德伟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普洱要利用优越的生态和人文优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美好家园建设,把普洱打造成中国21世纪的“乡愁”目的地。

     优越环境

    记住乡愁

    什么是乡愁?简单说乡愁就是思乡之情。“一座小独木桥,加上一条清清的小河,那就是会让人淌眼泪的乡愁。”钱德伟表示,就普洱来说“乡愁”就是原生态的自然山水、田园风光、小桥流水、民俗风情,就是鸡犬之声可以相闻的村村寨寨,是能够真正让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放牧心灵的家园。

    2014年,在普洱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钱德伟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工程,推进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建设,让人们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把普洱打造成为中国21世纪的“乡愁”目的地,让世人到普洱回归乡土、寻找乡情、寄托乡愁。

    “我们为什么那么重视乡愁目的地的打造?因为普洱具备这个条件。”钱德伟自豪地介绍说,普洱有着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可以说是云南动植物王国的一个缩影;普洱的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全市总人口的60%,各民族在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和完好的民族民居体系,这些都构成了打造乡愁目的地的重要因素。

    “可以说是老天爷赐给了我们一方美丽的山水,老祖宗留给了我们一份丰厚的遗产。” 钱德伟表示,在为世人保留乡愁文化方面,具备先天条件的普洱应该承担起更重大的一份责任,守护这方宝贵的家园。

     绿色生态

    守护乡愁

    “没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就无法留得住乡愁。” 在钱德伟看来,留住乡愁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近年来,普洱市确立了“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提出把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作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形成了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共识,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有力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和生命生态系统的完整。

    资料显示,普洱市划定的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地、风景名胜区等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高达20.1%,居云南省首位;2014年普洱全市森林覆盖率达 68.7%,森林生态价值2100亿元,居全省第一;全市水环境达标率和空气质量状况优良率保持在100%,生态环境质量居全省前列。

    “普洱市作为云南乃至全国生态环境最好的州市,将以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为总抓手、总平台,坚持用绿色和世界对话,用绿色与未来相约”。在钱德伟眼中,普洱是地球上一块没有被伤害的皮肤,只有保住普洱优良的生态环境,才能让人记得住乡愁。

     美丽乡村

    寄托乡愁

    “打造中国21世纪的乡愁目的地是普洱市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钱德伟介绍说,普洱市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按照“建精品不建废品、建文物不建废物”的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留村庄原始风貌,保护好古村落、古民居等历史文化遗存。

    谈及古村落的消失钱德伟不无忧虑地表示,保留着原始风貌的古村落、古民居蕴含着浓郁的人文地域色彩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文化旅游资源,一旦消失对一个民族的影响非常巨大。

    “我们对全市乡村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民居、小桥、生产工具等文化遗迹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筛查,现在已经确定了第一批保护名录。” 钱德伟说,在推进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中,普洱市注重保留村庄原始风貌,传承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坚决防止大拆大建、千村一貌。

    目前普洱市共有28个村被授予全国美丽乡村称号,37个村被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组织申报了2个国家级、13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