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彩云之巅的“绿色”问候 ——云南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纪实

05.02.2016  07:39

新华社昆明2月4电题:来自彩云之巅的“绿色”问候——云南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纪实

梅里雪山洁白神圣、抚仙湖碧波荡漾、热带雨林生机盎然……七彩云南,这方山水让人留恋牵挂。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年初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叮嘱,激励着云南各族人民努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绿色跨越发展之路。

生态保护理念扎根心田

生态洱海 云南日报记者 杨峥 摄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走进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白墙青瓦的白族民居与波光粼粼的洱海相依相伴,俨然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山水画。“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条幅十分引人注目。

云南各民族人民要让自然美景永驻人间,让“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落在实处。

改造网管生活污水不再直排入湖,多塘系统高效生态农业解决面源污染,门前“四包”实施“三清洁”……古生村村支部书记何桥坤说:“对有污染排放的项目更是一概拒绝”。

针对洱海流域农民饲养畜禽产生粪便污染的问题,大理白族自治州鼓励企业用牛粪生产生物有机肥,目前仅顺丰生物肥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一家年处理粪便就达80万吨。

随着生态意识的提升,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深入开展,洱海的生态持续改善,2015年湖水有六个月都保持在二类水质。大理州表示,将坚持依法、科学、全民治湖等多措并举,让湖水更干净清澈。大理市委书记孔贵华说,“绿水青山就是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在香格里拉市的浪茸村,藏族村民扎扎前不久刚把木板房顶换成彩钢瓦。“夏季雨水多,木板房顶每年都要换,用彩钢瓦就可节约木材。”他说,“保护好生态,靠旅游生活不愁,砍树的话,今年吃完明年可能就没了。

退耕还林还草,叫停小水电开发、“砍树人”变为“护林员”“导游员”……从洱海到滇池,从雪域高原到热带雨林,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理念正深植云岭大地,云南各族人民正在用实际行动守护这方绿水青山。

让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

云南的云仿佛触手可及 蒋贵友 摄

不久前,在北方多地雾霾天气引发吐槽的同时,云南蓝天白云的图片则刷爆微信朋友圈,带来了远方的“绿色”问候。

云南省环保厅厅长张纪华说,绿水青山受到有效呵护,得益于一系列过硬措施的出台和落实。

云南是较早探索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省级顶层政策设计的省份之一,1999年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随后“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等不断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等也陆续出台。

去年8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又出台文件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五大目标”: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进一步优化,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资源利用更加高效,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步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走上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近年来,云南在健全政绩考核、完善责任追究及奖惩机制等方面开展诸多探索。推行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统一考核、取消部分生态脆弱县区GDP考核,生态环境质量还被纳入县委书记政绩考核。

目前,云南已完成对丽江、保山和楚雄等市州长的自然资产审计工作,预计到2018年,领导干部自然资产离任审计将在云南全面铺开,并建立任期审计制度。

压实绿色发展责任,生态考核的‘指挥棒’已真正硬起来、严起来。”云南省环保厅环境监测处处长邓加忠说,对生态环境质量变差的县,政府必须立即组织实施整改,并报告整改情况。

绿水青山变“”山“”山

黄昏下的滇池 云南日报 记者 杨峥 通讯员 杨崇云 摄

水碧天蓝的滇池边,红嘴鸥在阳光下振翅翩飞,不时从游客的指尖叼上食物飞掠而过……一到冬季,滇池畔、翠湖公园等地就出现人鸥嬉戏共处的画面。

这些来自西伯利亚等地的小精灵每年都如约前来越冬,今年达4万只左右,成为昆明的一张绿色名片。

昆明鸟类协会副秘书长杨明介绍说,滇池流域的气候环境以及各界对海鸥的保护,使鸥鸟数量连年增加。“生态环境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云南一旅行社经理郭文华说。

十二五”期间,云南林地面积由3.71亿亩增至3.75亿亩,森林覆盖率由52.9%提高至55.7%,森林生态系统年服务功能价值1.48万亿元……

生态环境的良好促进旅游业、生物产业等绿色产业的快速崛起,生态效益已转化为可观的经济效益,老百姓世代守护的绿水青山正在变为实实在在的“”山“”山。

据云南省旅发委不完全统计,去年云南接待国内游客约3.2亿人次,海外游客约570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约3320亿元,同比增长逾24%。旅游业已成为云南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

公司种植2000亩示范基地,带动500余农户种植。前年辣木系列产品上市,去年销售额达2200多万元。”在德宏州的芒市帕底工业园区,天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文宏很是自豪。

生态、绿色和养生是辣木迅速得到市场认可的关键。”芒市副市长吴景松介绍,发展辣木产业是当地“靠山吃山”新吃法。

辣木只是云南利用丰富动植物资源发展生物产业的一个缩影。据统计,2014年,云南省生物产业种植面积1.24亿亩,全年总产值6790亿元。

目前,云南省正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打造一批绿色有机、生态安全的高原特色农产品牌,促进产业整合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业、生物产业等绿色产业,是破解保护与发展矛盾,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经之路。”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教授杨宇明说。(记者:唐卫彬、王长山、庞明广、李怀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