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去年底昆明实有市场主体67.76万户
昨日,记者从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得知,商事制度改革有效激发了投资创业热情,释放了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近五年来,全市新设立市场主体46万户,新设企业17.53万户,年均新设市场主体从改革前的6.9万户增加到2017年的14.95万户。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67.76万户,比改革前增长30%。其中,实有各类企业27.46万户,比改革前增长99.7%;实有各类个体工商户40.3万户,比改革前增长6.05%。2017年度,全市平均每天新登记各类型市场主体约408户。
《2017年昆明市市场主体分析报告》显示,随着商事改革推进,昆明各类市场主体新登记户数逐季度增加,从2017年第一季度的20767户,增加至2017年第四季度的53479 户,增幅高达157%。从市场主体类型来看,个体工商户数量减少,内资企业快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缓中趋稳,私营企业平稳增长,外资企业迅猛发展。
2017年度,全市新登记各类型市场主体行业分布相对集中。登记户数最多为批发和零售业,共67614户,同比增长36.07%,占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总户数的45.37%;其次是住宿和餐饮业28700户,同比增长110.67%,占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总户数的19.26%;居第三位的是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3338户,同比增长63.98%,占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总户数的8.95%。
同时,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转变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建立了市场监管新机制。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8.3万户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全市共归集共享涉企行政许可信息 6万条、行政处罚信息1.4万条。
相关
去年汽车和宽带投诉仍是热点
昨日,记者从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获悉,近五年来, 昆明市工商局12315中心接听消费者来电44.6万件,受理举报1.02万件,受理投诉6.61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23亿元。2017年共受理投诉事件24817件,其中商品类投诉12977件,占投诉总量的52.29%;服务类投诉11840件,占投诉总量的47.71%。
在商品类投诉中,交通工具(含零部件)投诉排在第一,共3709件,占比28.58%。家居用品和服装鞋帽分别占据第二和第三的位置,分别为1298件和1074件。其中,交通工具投诉排名第一的小类是“汽车及零部件”。主要问题有消费者交付预付款、押金、订金、续保押金等费用后,由于贷款和个人等原因不愿继续购买,要求商家退款未果;车辆出现问题后,在维修和保养过程中出现车辆损坏或使用的不是原厂零件;商家不按合同约定进行售后服务。
在服务类投诉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互联网服务共1664件,占比14.05%;餐饮住宿服务共1304件,占比11.01%;美容美发美甲服务共1301件,占比10.99%。针对“互联网服务投诉”的专项分析数据表明,“宽带接入”在该类投诉中排第一,带宽达不到合同所约定的标准和安装宽带后出现提前欠费或不使用宽带扣费等问题也是投诉热点。
同时,预付卡问题仍然突出,针对“餐饮住宿服务投诉”的专项分析数据表明,“宾馆住宿服务”位列第一,投诉的焦点同样是“经营者拒不履行合同约定(承诺)的侵权行为”;针对“美容美发美甲服务投诉”的专项分析数据表明,“面部护理”位列第一,投诉的焦点也是“商家利用预付费(卡)形式侵害消费者权益”。而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等预付式消费也隐患重重,2017年全市受理文化娱乐体育服务投诉1187件,投诉问题主要是消费者办理了健身卡、游乐卡等预付卡后,因商家关门停业、延迟开业、个人原因等不愿继续消费,退款难问题。(昆明日报 记者郭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