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市民素质提供有效载体
本报讯(通讯员 郭汉林) 在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中,大理市积极探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有效途径,着力打好“兴”、“治”、“学”、“行”、“进”、“做”六张牌,不断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促进市民及城市的整体提升、全面发展。
一是“兴”志愿之风。以“保护洱海志愿服务”项目为引擎,建设一个志愿服务总队和一批志愿服务站,建成关爱空巢老人、农民工子女、新市民、残疾人四个志愿服务实践基地,举办冬送温暖、春送希望、夏送清凉、秋送技术四个爱心服务,在全市开展了“保护洱海”、“我陪空巢老人过佳节”、“爱心送考”、“爱心妈妈(爸爸)”、“三下乡”、“三清洁”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全市志愿者注册人数达8万人,组建了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近300多支,建成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31个、社区居委会和物业公司联合组建志愿服务站8个,公共场所便民志愿服务站点20余个。2014年,全市发起各种志愿服务活动57次,志愿服务7000小时,得到了中央文明办和省、州文明办的充分认可。
二是“治”失德问题。制定36项具体措施,在全市开展诚信教育。成立由市文明委牵头,食品安全办、工信局、食药监局、商务局、工商局等部门参加的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领导小组,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开展治理“五黑”(黑餐饮、黑物流、黑歌厅、黑烟草、黑网吧)、整治“五乱”(乱扔垃圾、乱占马路、乱贴广告、乱停车辆、乱挂牌匾)、倡导“五诚”(诚信物业、诚信餐馆、诚信车行、诚信商场、诚信旅游景点)、推行“五进”(道德讲堂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的“四个五”行动。建设诚信信息网络平台,对不良信息记录分级曝光。出台食品药品企业制假售假处罚规章和熟食品制售企业管理办法,对全市药品连锁企业和药品零售企业门店全覆盖检查。
三是“学”道德模范。组织开展市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和“情暖苍洱·大理好人”评选活动。2012年以来,先后有2人入选中国好人榜,2人入选云南好人榜,市级以上道德模范有47人。在市属媒体开设“大理好人”等专题、专栏,宣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事迹,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事迹进社区、机关、企业、学校、村镇和军营“六进”巡讲巡演活动,依托11个乡镇和31个社区推出“善行义举榜”。
四是“行”文明引导。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针对“十大交通陋习”,开展“文明交通我带头”、“妈妈教您过马路”等活动,组织志愿者在交通路口定期开展文明交通引导。制定“文明餐桌行动”15条评选标准和10项检查内容,全市4510家餐饮企业参与行动,打造5条文明餐桌行动示范街;组织各级各类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在重点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发布各类文明评论、文明博客400余条(次)。在旅游景区出入口、游客中心等位置设立文明旅游提示牌和文明引导员,评选一批诚信旅游企业。
五是“进”道德讲堂。制定了全市道德讲堂规范化建设标准,召开“五进”现场观摩培训会议。全面推进道德讲堂规范化建设,兴建高标准道德讲堂总堂1个。目前,市级以上文明单位383家全部建设了道德讲堂,百人以上文明单位全部建成示范、达标道德讲堂,在百人以上食品药品企业和窗口单位建设道德讲堂6个。
六是“做”美德少年。深入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未成年人参与面达到90%以上。积极开展优秀童谣创作、传唱活动和“民族歌舞”进学校等活动。网上“认星争优”活动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受到省文明办领导充分肯定。全面完成全市11个乡镇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任务,全市共建立368个家长学校,覆盖率达85.6%。开展取缔“黑网吧”和经营性网吧不接纳未成年人的专项行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