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就业扶贫四举措促困难群众脱贫增收
2017年以来,临沧市人社局充分发挥就业服务机构职能作用,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重点帮扶、劳动力跨地区转移就业和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四项措施,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各类困难群众脱贫增收。
一是 创业带动就业。 充分发挥就业扶贫与产业扶贫的联动互助作用,实施“一县一品创业帮扶工程”,通过人社部门主动帮扶,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延伸产业链,促进创业带动就业。通过认定的“一县一品”帮扶企业可享受省人社厅授牌、申请创业担保贷款、“贷免扶补”、享受“一条龙”创业帮扶等政策扶持。2017年全市发放“贷免扶补”、创业担保、小微企业贷款48847万元,扶持创业4408人(户),带动就业11198人。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152人,发放应届困难毕业生求职补贴482人48.2万元,扶持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和二次创业贷款68人(户)81万元,无偿资助回乡大学生创业33人99万元,发放场租补贴16户8万元。创建省级创业园4个、省级众创空间2个、省级校园创业平台1个,入驻创业经营企业126家,参与创业人数152人,带动就业人782人。
二是开发公益性岗位 重点帮扶。 按照“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的原则,将零就业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残疾等就业困难的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列为重点帮扶对象,用公益性岗位托底政策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017年共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2026人,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784.81万元,社会保险补贴1290.16万元。
三是 跨地区转移就业。 加强与湖南长沙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的劳务用工合作,在湖南蓝思科技有限公司挂牌“临沧市驻湖南蓝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劳动力转移工作站”。依托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临沧卫生学校和临沧高级技工学校等职业院校,围绕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用人需求,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订单培养、定向输出等方式,构建校企合作机制,设立临沧市劳务输出工作站,推进贫困劳动力跨地区转移就业。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3537人次,其中:省外转移就业129727人次。
四是 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将我市大临铁路、玉临高速公路试验段、机场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用工的需求与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紧密结合,派出“服务企业用工招聘培训”工作组深入33户企业、园区和重点工程走访采集用工招聘信息和培训信息,编印发布《临沧市务工信息》7期,收集企业用工信息480家1117条,提供就业岗位7583个,在《临沧日报》开设“人社就业扶贫”专栏公开发布,组织专场招聘会50场次,提供就业招聘岗位68527个。先后为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大临铁路项目建设经理部、云南云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云县正友废旧再生物资回收有限公司和临沧庆丰核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38家重点项目企业推荐就业4518人,达成就业意向协议3579人。同时,各县(区)人社部门围绕“培训一人、输出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免费为有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1-2门实用技术,拓宽增收致富的门路。
(临沧市人社局 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