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临翔区构筑蔬菜产销“放心链”
民以食为天。近年来,临沧市临翔区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加大市场整顿力度,确保餐桌安全,打造放心菜品牌;增加蔬菜平价直销点,不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丰富城乡菜篮子,引领放心菜生产;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特色产业,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加快发展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好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构筑从菜田到餐桌的蔬菜产销“放心链”,不断丰富城乡菜篮子。
转型升级 打造特色产业
2014年,临翔区结合实际,按照“特种特养”的要求,依托南美拉祜族乡资源优势,在南美乡南美村巴拉箐建设虹鳟鱼养殖试验示范基地。该基地的投入使用,填补了临翔区无冷水性名特品种鱼类养殖的空白,为山区群众增添了一条致富新路。
临翔区水产养殖一直以普通经济鱼类如草鱼、鲤鱼、罗非鱼、鲫鱼等为主,为突破临翔区无名特优水产品生产的瓶颈,“十二五”以来,临翔区立足资源,以打造高原生态淡水渔业为主攻方向,着力名特优水产品的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十二五”末,全区有名特优水产品生产企业(个人)5个,年生产名特优水产品1000吨左右,占全区水产品总产量的15%。
去年,该区蚂蚁堆乡经过市场调研引进试种的“植物黄金”——秋葵,在遮奈村蔬果基地种植喜获丰收,城市居民的餐桌又添一道健康“热”菜。
近年来,临翔区在忙畔街道文伟村建立了高原特色现代化蔬菜基地30亩,在蚂蚁堆乡遮奈标准化蔬菜基地示范点建成露地蔬菜360亩,在圈内乡昔木村建成1个标准化蔬菜基地示范点。建成标准化蔬菜示范基地20亩,辐射带动全乡种植蔬菜500亩。
这些,成为了临翔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打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丰富群众餐桌的一个缩影。
临翔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高效农业发展,重点抓好油菜、茶叶、烤烟、甘蔗、核桃、云南坚果、咖啡、南药、畜牧、渔业10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进的高原特色生态农业,推进油烟种植模式,发展“核桃+魔芋、坚果+咖啡、林地+养殖”等绿色循环经济模式,打造生态、优质、安全、环保的绿色品牌,提升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加快畜牧业渔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畜牧业竞争能力,加大“菜篮子”工程建设,提高蔬菜保障供应能力,突出庄园经济引领,提升现代农业庄园带动能力。
发展绿色高效农业,临翔区坚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加快发展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好的高原特色农业。
今年,临翔区将巩固提升高原特色农业,稳定粮食生产,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2.6万亩,确保粮食产量达10万吨以上。抓好澜沧江绿色经济带、南汀河生物产业经济带规划建设,巩固提升高原特色农业基地。年内新发展坚果、茶叶等产业5万亩。抓好96万亩核桃、5万亩咖啡抚育管护,稳定甘蔗种植面积4万亩,种植油菜7.5万亩。种植烤烟8万亩,收购烟叶18.5万担以上,上等烟叶比例达60%以上。
整顿市场 保障餐桌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能否保障食品安全,让人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对老百姓来说是“天大的事”。
临翔区紧扣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这个中心,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分解任务,全面落实安全责任,狠抓食品药品监管工作。
临翔区建立健全了基层管理体系,充实了基层监管力量,按片区设置凤翔、博尚、马台、章驮4个乡(镇、街道)监管所,并确保每个乡镇有一名协管员,每个村(社区)有食品安全信息员,并与各乡(镇、街道)和各成员单位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将食品安全工作责任目标列入到年底综合考核。
进一步建立长效机制,临翔区加强对食品药品市场主体准入管理,严把食品药品许可关;建立健全了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制度、食品药品经营者健康检查制度、食品药品经营者索证索票制度等食品药品安全管理自律制度;积极推行食品药品配送,建立落实配送企业自律制度;加大对食品药品生产者的市场巡查力度和频率,从源头上净化食品药品市场,积极探索建立食品药品安全“黑名单”制度;抓好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发布预警公告,完善应急预案;严格执行大型聚餐服务、农村自办宴席报备制度,强化菜谱审核和留样备查管理。
同时,临翔区坚持整顿与规范并行、打击与扶持并举,把专项整治与消除安全隐患、严惩重处违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严厉打击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去年,共依法查处违法、违规案件80件,案值450万元。
此外,临翔区进一步推进社会共治,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相关知识;加强教育培训,举办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培训38期,培训了1250名;抓示范引领工作,全区累计创建食品安全示范户138户,示范店6个、创建示范街2条、创建农村自办宴席示范点1个,完成954家餐饮企业实行量化分级动态评定工作,城区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达100%,城区餐饮企业实行量化分级管理达98%,进行信用评定,建立了诚信档案,建档率达100%;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险工作;发挥12331投诉举报作用,共受理举报案件13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5万元。
临翔区还加大执法、食品安全检查力度和学校食堂及餐饮服务环节的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三小”食品经营行为,强化食品药品抽样检验,抓好屠宰环节监管和活畜产地检疫工作,开展农业投入品、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
调整结构 丰富城乡菜篮子
“蔬菜价格不但便宜一些,而且种类丰富齐全,布点多,购买方便。”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市民心声。从去年初开始,临翔区主城区12个平价蔬菜直销点陆续投入使用,店内的蔬菜来自蔬菜专业合作社,最大限度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蔬菜价格比其他零售市场便宜,很受市民欢迎。
直销点在自主经营的同时,按照与政府有关部门签订的协议,承担稳价惠民的社会责任,享受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和相关补贴,推动产销对接,减少了流通环节,打通了菜园子与“菜篮子”通道。
长期以来,临翔区把发展蔬菜产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支柱产业来抓,有效缓解了群众“吃菜难”的问题。
临翔区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稳步提升本地蔬菜自给率。目前,全区已建成调供临沧主城区蔬菜基地34个,面积10236亩,主要以种植叶菜类、根茎类、瓜果类等品种为主,“一村一品”的产品特色初见雏形,每年每亩复合单产4吨,总产2.05万吨,平均每天可生产56.2吨,上市交易39.3吨。
“1亩地种植粮食作物,年收入至多在1500多元,如果调整种植周期短、见效快的时令蔬菜,年收入至少在5000元以上,是种植粮食作物的4倍以上,如果采用大棚种植模式,年收入可达8000元以上。”临翔区派出机关干部深入村、组和农户,帮助群众算清产业发展账、算清增收账,强化基地建设、强化政策激励、强化科技支撑、强化市场管理。
同时,该区坚持政策扶持,竹架大棚每亩补助1000元,钢架大棚每亩补助3000元,露地蔬菜连片种植50亩以上,每亩补助50元。蔬菜专业合作社连片种植300亩以上,每亩补助60元,签订农超对接协议的合作社补助3000元工作经费。
此外,临翔区坚持推进直销(店)点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平抑市场物价,在“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前提下,对城乡农贸市场现有摊位进行调整,划定常年稳定销售区和季节性销售区,为提篮子小卖和季节性进城卖菜的菜农指定销售场所;强化科技支撑,做好菜农分期集中免费培训,大力普及大棚蔬菜生产技术及新型种植技术,重点围绕绿色、有机、无公害生产标准,促使城乡蔬菜基地加快向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依托城乡蔬菜生产合作社,在精细蔬菜短缺的季节,及时联系周边,购进部分精细蔬菜充实蔬菜市场,弥补蔬菜市场供应不足。
该区计划到“十三五”末建成各类蔬菜基地9.8万亩,实现“旺季自给有余,淡季供需平衡”,2016年,将启动建设1个专业蔬菜批发市场和2个农副产品集贸市场,计划发展蔬菜41796亩。(谢进 李春林)
来源:临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