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中苜蓿村口设卡点收停车费 租户认为不合理
苜蓿村设置了路卡对外来车辆进行收费 。实习记者 张昊哲/摄
23日上午,进入中苜蓿村的货车司机发现,村口设立了收费岗亭,对租户和外来车辆收取停车费。租户和外来车辆的司机觉得,村中道路是大家的公共场所,将公共场所划为停车场收费不合理。
市民:
停车收费影响工业园区生意
昨日上午,李女士说:“之前进入工业园区的道路一直都不收费的,但23日上午,突然对外来车辆和租住在村里的租户收停车费,收费影响了我们的工业园内的生意。”
下午1点多,中苜蓿村人来人往,在村口就能看到一条四五米宽的村中道路路口设置了收费卡点,在收费岗亭上有贴有“云南省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备案证”的复印件。整个村子有3个进出道口都安装上了横杆,设了收费卡点、岗亭,所以进入村子的外来车都要刷卡交停车费。“我们这里的卡分为年卡、月卡、临时卡、免费卡,年卡是一年1600元,月卡是一个月150元,临时卡则是车辆停放超过半小时就开始收费,头一个小时收费5元,之后的每个一个小时加收1元。”收费员称。
租户白先生说,他将车停在房东家楼下,需要交停车费。“收费员告诉我,我是外来人员,车停在这个村里就要交停车费。我觉得村中道路属于公共场所,不应收停车费。”
负责人:
设置收费岗亭便于管理
对此,该村停车场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严先生拿出相关证件说,他们收停车费是合法的,收费标准也是按照官渡区发改委批准的收费标准执行的。在他出示的“云南省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备案证”显示,业主名称为,昆明怡超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中苜蓿村临时道路停车场),发证时间为今年7月。
严先生说:“城中村治安不好,停放在路边的车辆容易被砸被盗,我们设置收费岗亭一方面是为了车辆在损坏之后,能通过监控看到损坏车辆的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车位留给村中的住户,平时许多外来车辆停放占了村民的车位,村民都没有车位停放了。”
新闻链接
双凤村6个进出口设收费卡点
2014年11月,双凤村五组租房子的租客们发现,整个村子的6个进出道口都安装上了横杆,设了收费卡点、岗亭,所有进入村子的外来车都要刷卡交停车费。这引起了租客、商铺老板和过往市民的不满。
对此,昆明市道路运输管理局(以下简称“运管局”)法规处表示,近年来城中村停车比较混乱,他们正在摸索方法,对城中村停车场备案管理进行试点。
由于城中村的土地产权均在村委会,村委会有权进行处置,他们在对城中村停车场进行备案时,要求村委会提供村民代表会、党员代表大会等关于同意利用公共道路或场地办理停车场的相关材料。但在设置泊位时也有要求,一是不得影响村民的正常通行;二是不得影响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三是不得占用消防通道。在村委会提供材料后,该局工作人员会到现场进行勘验,标示可以停车的区域,通常为空地式停车和村内道路停车。
运管局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根据相关规定,参照《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等文件对城中村停车问题进行管理。(都市时报 见习记者 汪雨春)
编辑:范皛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