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共同研讨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并联合发表宣言

30.12.2016  20:08


HiLIFE项目区域 李正波 摄


被偷伐的珍贵的木材 李家华摄


被偷树瘤后的树木 施晓春 摄

近日,中缅边境北段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合作研讨会在昆明举行,来自中缅双方以及国际山地综合发展研究中心(ICIMOD)的代表45人出席会议。

研讨会按“中缅边界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现状”、“与保护和发展有关的跨境问题”、“过去的合作经历、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等三个专题进行,中缅双方就缅甸一侧北段、南段,中国一侧怒江段、保山段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现状进行了交流。对保护与发展有关的跨境问题、过去的合作经历经验等进行讨论和分享。

对于中缅边境北段生物多样性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大会分中国怒江、保山、缅甸三个小组进行讨论,三个组结合各自的实际开展讨论。其中,怒江、保山分别找出了目前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段、南段面临的问题,并梳理出需要中缅共同来解决的问题。

最后,中缅双方通过研讨总结出“偷猎盗伐生物多样性、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森林火灾、管护能力 、社区贫困、关键物种的保护、生物多样性信息不全、跨境旅游”等8个需要跨境合作的问题。据了解,在所有的问题中,“森林火灾”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此外,“偷猎野生动物、 盗伐珍稀植物”也是中缅边境北段生物多样性保护所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

会议期间,参加研讨会的中缅双方人员就中缅边境北段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合作一事形成共识,一致达成会议宣言。宣言中中缅双方充分认识到双方在两国边境地区就下列各主题开展各层次、各部门的密切合作至关重要。第一,联合打击与控制偷猎、盗伐(采)林产品,有效管控生物资源非法贸易,建立森林火灾防控的信息沟通机制;第二,在共同的实施框架下,对有关地区的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进行保护与监测;第三,开展合作研究,分享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资源利用的数据与信息;第四,促进边境地区社区可持续生计和脱贫致富,以实现保护区与当地社区的和谐发展;第五合作加强保护机构能力建设包括人员培训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利于生物多样性资源的有效保护。中缅双方认识到双方政府需要制定合适的政策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鼓励和方便基层及县、州、省(邦)各方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并在各自国家的政策框架下开展积极的合作与交流。双方同意成立一个有各方代表参加的工作小组,编写一个项目文本申请项目以落实上述合作,双方也一致同意各方将尽全力推进上述领域的合作。

云南省林业厅副厅长万勇表示,此次研讨会是中缅林业合作的又一盛事,希望通过中缅双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交流和讨论,进一步推进中缅双方合作交流的深度与广度,共同促进“一带一路”框架下中缅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合作。

缅甸克钦邦林业厅厅长吴昂妙(U Aung Mya)称,中缅两国交往历史悠久,双方在各领域包括林业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今天在此交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就是这种长期合作的一部分。

据了解,中缅边境地区的怒江-伊洛瓦底江区域(高黎贡山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最东段,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之一。这里多个植物地理区系、动物区系和自然地理单元在此交汇与过渡,多民族在此聚居或通过此地迁徙,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关键一环。中缅联合保护区建设项目已经于2014年纳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规划及云南省“一带一路”实施方案,中缅合作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建设在2016年以前的工作目标是开展中缅联合保护区建设可行性论证。(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