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与解读】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下半年经济工作四大信号
稳·实·改·增——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下半年经济工作四大信号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记者 赵超、安蓓、陈炜伟、王希)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总要求是什么?如何有效应对下行压力?怎样找准着力点?宏观政策是否出现变化?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传递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信号。
稳: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针对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及时进行预调微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从上半年经济数据看,中国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说明今年以来的宏观政策特别是稳增长政策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增强了通过保持宏观政策基本稳定防止经济失速的信心。
“展望下半年,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环境初步显露筑底迹象;出口增长有望转向平稳,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趋向加强,消费会继续平稳增长,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这就需要继续保持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他说。
会议强调,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变调,保持公共支出力度,继续减轻企业负担,引导和撬动更多民间资金增加投入。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合理的流动性,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建议,要提升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率,改善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支持能力和平衡作用。在货币政策方面,应进一步加大定向调控力度,更有针对性地促进中长期融资增长,有效降低中长期融资成本。
“坚持稳中求进,意味着下半年经济工作在稳增长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强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力度,为经济长远可持续增长赢得更为广阔的空间。”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说。
实:按“三严三实”要求做好经济工作
当前,在全党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正在扎实有效推进。经济建设是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因此这次会议明确提出,必须加快转变作风,更加注重按“三严三实”要求做好经济工作。
“中央对经济工作提出这样的要求,再一次强调新常态下各级党政干部要有新作风、新作为,如果仍然按老套路去做现在的经济工作,无法有效应对下行压力,也难以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说。
中央党校教授赵振华则表示,“任何一个国家光明的经济前景都来自于实干。因此,我们上上下下都要牢牢扭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全心全意致力于发展。”
如何在经济工作中做到又严又实?会议提出,要精准分析和深入判断经济发展趋向、基本特征和各方面影响,提高政策质量和可操作性,扎扎实实把事情办好。
张占斌认为,在经济工作中做到“三严三实”,就要讲实际、出实招、重实效,“一切经济工作要体现发展的现实需要,既不可不思进取,也不能好高骛远;要针对经济走势分化、企业经营困难、风险挑战增加等现实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办法;要通过督查、问责等方式,让中央各项政策和举措在部门和地方扎扎实实落地生根,发挥作用。”
经济工作中真正体现“三严三实”,关键在于怎么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说:“发展改革委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根据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走势,抓出一批叫得响、有影响、见实效的重点工作,主要包括综合协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三大战略’、积极推进重大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尽快取得突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推动相关政策措施落地、编制好‘十三五’规划纲要等。”
改:重点推进多个领域体制机制改革
今年以来,我国各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投融资、价格改革不断深化,财税、金融改革稳步推进,营改增试点积极推动,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建立,对外开放继续扩大。
展望下半年,改革任务依然艰巨。会议提出,要把改革作为调整结构的根本依靠,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重点推进国企、财税、金融等体制机制改革。
当前,国企改革的方向逐步明晰。专家认为,未来国企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
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方面,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说,要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力争全面完成营改增改革,推进消费税改革,抓紧完善资源税制度,积极推进落实税收法定原则。
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血脉。针对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金融体制改革仍需发力。从推进重点来看,利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深港通”试点、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等都备受关注。
此外,其他各项改革下半年也将向纵深迈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指出,要通过深化改革破除阻碍各类资源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制度壁垒。
增:发展实体经济增强企业活力
“一些企业经营困难”,“把发展实体经济和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作为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的出发点”,“继续减轻企业负担”,“在优胜劣汰、竞争合作中增强企业活力”,这次会议4次提到企业。
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是市场主体,企业兴则经济兴。专家表示,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发展实体经济、增强企业活力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应该看到,尽管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积极变化增多,但部分地区、部分行业效益下滑,一些企业经营困难加剧。统计显示,截至6月份,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已同比40个月下降,持续时间之久前所未有。前6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0.7%。
“会议强调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出发点都是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需要,这非常关键。”张立群表示,实业兴则金融兴,脱离实体经济的资本市场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因此必须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
除了关注以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之花外,会议再次发出更注重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信号,提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在优胜劣汰、竞争合作中增强企业活力。
“未来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取决于能否通过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说。他认为,当前应更加注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以及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适应创新经济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