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扬起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龙头 曲靖加快构建东部增长极
对大部分曲靖市民来说,从曲靖出发前往昆明并不遥远,无论选择公路还是铁路,都可以在两小时内抵达。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不仅进一步拉近了两地距离,也为曲靖与玉溪、楚雄、红河等地紧密互动、携手发展提供了契机。
在工业持续阵痛、增长动力疲软、转型升级任重道远的大背景下,曲靖亟需一个起跳的平台,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之路。滇中城市经济圈将曲靖“圈”入了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和桥头堡建设,则让曲靖找到了切入点。
滇中城市经济圈的东部增长极,这是省委、省政府对曲靖的明确定位,现代农业强市、新型工业强市、园林宜居的珠江源大城市则是这一定位之下的发展目标。
发展蓝图已经绘就:资源型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示范区、珠江源生态安全保障区和滇中高原生态宜居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路径清晰可见:推动“麒(麟)沾(益)马(龙)”同城化发展。加快煤电及新能源基地、重化工基地、有色金属及新材料基地建设,加速推进绿色经济转型发展的步伐,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和高原特色农业,以农业观光等为重点发展体验型旅游,加快建设承接黔桂川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置身省内版图考量,作为举足轻重的工业大市、农业大市和资源大市,连续10余年稳居全省第二大经济体,曲靖的优势自不待言。目前,全市又迎来被列为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全国42个养老试点城市的重大机遇。
置身西部版图考量,曲靖地处滇中城市经济圈和黔中经济区交界,可谓“一肩挑两圈”。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不仅有利于自身的长足发展,更能进一步放大叠加效应。
找准优势,用好优势,曲靖市进一步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由市发改委牵头编制的曲靖市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实施方案已完成意见征求,很快就将出炉,“六个一体化”的专项规划也进入前期准备阶段。为实现不同规划的整体性、协同性,选定师宗县作为试点,探索多规合一的有效路径。
抢占先机,蓄力突破,全市将率先启动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项目。目前已梳理出2015至2016年度将要实施的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上千个。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先导,只有人畅其行、物畅其流、互联互通才是真正的“一体化”。仅2014年以来,全市交通就完成投资逾百亿元,随着未来“1小时交通圈”的构建,曲靖与滇中各城的距离将再度缩短。
立足实际,突出重点,曲靖市在大圈中“画”好小圈。放眼全省,滇中区域是引领发展的增长极,放眼全市,曲靖市将目光聚焦于麒麟区、沾益县、马龙县的一体化发展。这一区域对全市经济贡献率近50%,产业基础较好,交通区位优越,自然人文资源丰富,有基础、有条件率先突破。事实上,“麒沾马”一体化建设早在数年前就已启动,三地同城规划,共域发展,正努力构建“半小时消费圈”。
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曲靖市的努力还远不止于此。市发改委副主任李学青介绍,全市还着力在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上进一步打开局面。先行启动一批改革措施,加紧研究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研究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着力探索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成本分担模式、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模式、土地流转和农村宅基地改革模式、同城化发展的行政管理创新和扩权强镇模式。
由市发改委牵头编制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已成型,《意见》提出了不同方向、多个层级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向东连接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向西连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印度洋沿线国家;向北连接成渝,沟通北方丝绸之路;向南连接东南亚等国家进入南太平洋。
“未来滇中各地要在产业上分工合作,形成叠加、聚合效应和资源的最优配置;在体制机制上破壁拆墙,进一步扫除障碍,这既需要省委、省政府的通盘谋划、整体布局,也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与探索。”对于如何走得更远、更好,李学青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独行快、众行远”。滇中各市从竞争到竞合,新一轮发展正式启幕;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曲靖已经动身。
云南日报 记者 谭雅竹 李银发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