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困地区探环保减贫新径

25.05.2017  18:50

  中新社云南大理5月25日电 题:中国贫困地区探环保减贫新径

  中新社记者 张丹 宋宇晟

  一座青瓦白墙的白族老宅里传来婴儿响亮的啼哭,与父母同住的萂村青年张映团迎来了第一个宝宝,原有的两间老宅一下子拥挤起来。是否搬离老宅,让他举棋不定。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萂村”,这个隐于滇西横断山脉中的贫困山村是驴友博客中十分推崇的古村落。

  萂村位于大理州宾川县,是一座有着四千多年历史的白族村落,由于道路崎岖与世隔绝,至今仍较为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村落格局。剪纸、刺绣、纸扎等非遗手艺也在这里传承不息,2014年被列入中国第二批传统村落。

  傍晚,张映团在门廊下生火做饭,由于长期烟熏火燎,木质门廊被熏得焦黑。“老宅最大的不便就是几家人共住一个院子,没有厨房和卫生间。左邻右舍都陆续搬出去了,空置的特别多。”从事建筑业的张映团特别喜欢老房子的韵味。“你瞧这重檐、照壁、门上的木雕多别致,拆了、空了就废了。可如果按传统白族风格建新房,造价起码是普通住宅的两倍。

  沿着贯穿古村南北的青石板路,“门中有门、户中有户”的古老建筑错落有致。但在昏黄斑驳的色调中时常夹杂着醒目的新式“豪宅”。

  段德胜家贴满瓷砖的三层小楼位于古村核心区。“原来的房子大概一百多年吧,就三间,三个孩子陆续长大,不够住。”2013年,段德胜大刀阔斧地拆旧建新,对新居甚是满意。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国家扶贫力度的加大,建档立卡贫困村萂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现代化的生活习惯、思维意识,对历史遗存产生了较大冲击。”宾川县文化馆馆长贺春海说,加上村民对古建筑缺乏保护意识,年久失修、建设杂乱无章、侵占严重的情况普遍存在。中国在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中,留下了大量承载传统文化的古村落,目前正伴随着现代化的步伐以惊人的速度消失。

  在这场关乎中国实现小康社会的脱贫攻坚战中,受到挑战的不仅是人文环境。中国95%的贫困人口和大多数贫困地区都分布在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和重点保护地区,生态环境也面临着新的考验。

  国家级贫困县陕西省紫阳县也面临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两难选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70%的输水都来自汉江,汉江流经境内75公里的紫阳县属国家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上世纪80年代,众多水电厂建设移民搬至汉江沿线路段,房屋缺乏整体规划,排污设施差,给汉江保护带来巨大压力。

  为保护汉江水生态,沿江房屋必须拆迁。但由于量大面广、资金缺口大、拆迁安置难等原因,多次动议,多次搁浅。

  中国30年的扶贫经验证明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是行不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吴国宝表示,脱贫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不能以破坏长期存在的人文环境换脱贫。最理想的做法是,将扶贫方式与保护性利用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有机结合起来。

  地方政府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宾川县扶贫办主任史强表示,萂村正在探索依托古村落保护发展旅游扶贫,力争通过旅游实现年人均创收1.5万元,实现旅游脱贫的目标。

  贺春海说,萂村的整体布局体现了白族人民世代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萂村背山面坝,溪流源头一分三股随路边沟壑流入村中,水井遍布全村。既有良好日照、也有大面积农作区、同时解决了整个村庄用水、排水问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了空间载体。

  宾川县延续这一思路,由住建、文化、环保、旅游等多部门联动制定保护与发展规划,按照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风貌协调区对萂村古村落进行分类保护。从2014年至今陆续投入1200多万元用于传统民居的室内改造,修复青石板路、古碉楼,建设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和污水处理系统。

  紫阳县更是为保护汉江不惜血本。2014年,县城沿江房屋拆迁及沿江片区综合改造工程方案最终形成。当一堵堵围墙在挖掘机轰鸣声中轰然倒下时,居民禹贵满看着陪伴家人20多年的5层小楼被拆掉,虽有不舍,但也觉得很值,“保护一江清水,人人有责”。

  近年来,紫阳县先后投资6.75亿元,全面拆除县城沿江三个片区房屋1988户,总面积达17.8万平方米,并建成一批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目前,汉江出境紫阳断面水质,长年稳定在国家Ⅱ类标准。

  “扶贫过程中出现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一定冲突可以理解,因为现在的扶贫就是要以新的理念和方法打破传统的桎梏、甚至恶性循环。”吴国宝表示,这个过程中,既需要调整简单脱贫的思路和理念,也需要参与扶贫人员更大的耐心和细致工作,还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