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诺奖得主:中国有能力引领创新,能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在中国,创新生机勃勃,势不可挡,培养创新精神应从教育入手。
—— 埃德蒙·菲尔普斯,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中国经济增长目标是切合实际的,经济增长的质量应是重中之重。
——迈克尔·斯宾塞,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中国有能力引领创新。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新华网北京4月5日电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埃德蒙·菲尔普斯、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日前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都对中国2016年实现6.5%-7%的经济增长目标持乐观态度,强调创新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斯宾塞认为,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在6.5%-7%的区间,是切实可行的,但同时应该着力实现“高质量的增长”。
菲尔普斯表示,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亮点之一,考虑到三个因素,他认为中国6.5%-7%的经济增速可期。第一,中国可以继续通过世界先进国家的技术转让来提升生产力、第二,中国企业继续抓住创新机遇降低生产成本,第三,他认为中国大规模城镇化建设可以持续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斯蒂格利茨认为,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如果中国能够快速应对,制定和实施合理的经济政策,中国完全能够实现6.5%的经济增长目标。此外,他说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如果该差距能够得到有效弥补,中国经济增速将超过6.5%。
同时,三位经济学家一致认为,鉴于潜在的金融风险、全球经济放缓、出口市场萎缩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任重道远——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菲尔普斯说:“中国人极具创业精神。我曾经参观过一些公司,目睹了新产品的研发、试用和成功。可以说,在中国,创新充满勃勃生机,势不可挡。”他认为,近几年创业公司的数量不断攀升,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采取的政策,便于大众创业。另外,银行将获准成立金融公司,为创业者提供融资平台,他对此持肯定的态度。
迈克尔·斯宾塞表示,各个领域都可以创新。譬如在制造业领域,中国制造业将可以生产大量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产品。目前,中国拥有足够大规模的消费市场,制造业在创新的同时,也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样,数字技术对于物流、服务业的影响也非常之大,有很多创新潜力可以挖掘。因此,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说:“很不幸,在关乎人类未来福祉的许多领域,西方国家的投资其实并不算充分——比如环保领域。”他指出,西方大量的资金涌向广告领域谋求利润,让谷歌和脸谱等社交网络公司乐享其成。而真正在关乎未来的环境和节约资源方面,在他看来,仍存在投资不足的问题。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强调,“中国有能力引领创新,太阳能电池板的研发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他表示,正如中国能够走在太阳能电池板领域的前沿一样,中国同样能在环境领域有所作为。
埃德蒙·菲尔普斯认为,培养创新精神应从教育入手,应有长远规划。首先要保证小学和中学的教育。此外,他建议让学生多阅读能够激发他们创造力的各类文学作品,例如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探险类图书、名人传记、小说和历史书籍等等。他指出,学校应该做的就是激发孩子们的探索热情。他表示,如果能创造出新鲜、有趣的事物,那么,正如谚语所说,“机遇将会纷至沓来。”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