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兵想参与维和 必须过五关斩六将

29.04.2015  11:30

团长孙志指导训练。

    “滴滴滴……”随着扫雷探测器发出刺耳的警报声,驻滇某工兵团工程师彭寿聪放慢作业动作,紧屏呼吸。从左到右,由后至前,反反复复探测后,一枚某型防坦克地雷的位置被锁定。去除伪装层、拧下雷盖、取出引信、安上保险架,并进行分解,狰狞可畏的地雷变成了一块废铁。至此,记者也随之长舒了一口气。

    据了解,以该团为主组建的维和部队,将于近期第8次飞赴素有“中东火药桶”之称的黎巴嫩,执行第14批赴黎维和任务。这支部队,主要担负扫雷排爆、人道主义救援、工程建筑等任务。4月中旬,维和出征前,记者有幸跟随该团副政委刘嘉闽走近了这支神秘的维和部队。

     苛刻选拔

    只要一项考核不达标 坚决取消选拨资格

    “每一位走出国门的官兵,肩负的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我们选人的标准就是优中选优。”两次参加维和任务的副政委刘嘉闽组织了两次维和官兵的选拔,他告诉记者,维和官兵的选拔,无异于过五关斩六将,选拔过程可以用苛刻来形容,要拿到赴黎的资格证,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下士张军是连队第一个递交了维和请战书的战士。考核开始后,接连取得文化基础、专业技能、英语口语等5个课目的高分,对入选充满信心。可是,在参加5000米负重考核时,尽管成绩优秀,但由于背负的携行具重量未达标准,直接被淘汰出局。

    据了解,主动请缨的官兵达800多人,而此次出国执行任务的扫雷工兵分队的编制只有180人,竞争异常激烈。记者在现场看到,仅军事考核,内容就涵盖共同课目、专业技能、体能等10多项,每一个课目的考核都必须达到良好以上。由团司令部机关部门和基层官兵代表组成联合考核组,认真组织每场考核,纪委全程监督,但凡其中一项考核内容不达标,一律取消参加下一轮选拨的资格。

    “维和战场,面临重重考验。谁瞄准了战斗力标准,谁具备了打仗的真本事,我们就选谁用谁,谁就等于领到了参加维和集训的第一张‘入场券’。”刘嘉闽补充说。选拔过程中,该团坚持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严格以战斗力为标准,打破论资排辈的“土政策”,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对提交申请的官兵鉴德考能。

    该团扫雷骨干李波在参加扫雷资质考核中,由于心理过于紧张,在操作探雷器过程中漏掉一处信号源,当场被宣布淘汰。后来,他几次申请再给一次机会,均被拒绝。“雷场如战场,一次失误,足以付出生命和血的代价。”刘嘉闽说。

     艰苦训练

    白天高强度训练 晚上学英语练礼仪

    4月23日清晨4时50分,随着紧急集合哨响起,几分钟后,精神抖擞的集训官兵,全部集合到位。一天的训练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今天早操的内容是扛沙袋5000米跑!”组织训练的作战组组长杨忠义告诉记者,按照早操训练计划,每周一、三、五为队列训练,二、四、六为体能训练,一周训6个全天,周日为调整休息时间。

    记者徒手跟着队伍跑了不到1公里,就明显感觉很吃力,渐渐跟不上队伍的速度而掉队。

    原本以为跑完5000米,早操就结束,可令人意外的是,刚跑完,值班员又组织官兵分三组进行力量训练。一组组织器械训练,每人要做20个以上的引体向上;二组则组织俯卧撑、仰卧起坐,每个项目要在规定时间内不低于100个;另外一组则组织50米鸭子步、50米蛙跳、100米冲刺综合训练。之后,三个组交换场地,轮流组织上述训练。高强度的早操训练后,记者已是双腿发软,疲惫不堪。

    早饭过后,专业训练正式开始。由于扫雷排爆专业在黎巴嫩维和任务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此次赴黎维和主要依托该团成立了一支扫雷工兵分队,下设作战、建筑和勤务保障等5个排。训练内容包括扫雷排爆、道路的构筑与维护、机车驾驶与维修、战场救护等课目。记者看到,集训官兵个个生龙活虎,每张脸上都写着刚毅。

    晚饭后是大家学习外语和外交礼仪的时间。夜幕降临,记者透过教室的窗户,看着集训官兵认真练习英语口语、练习外交礼仪的每一个动作,回顾着一天的训练生活,在本子上写下一句话:时刻准备着。

     严谨作风

    走出国门一举一动都代表中国形象

    “中国军人的严谨作风,最值得我们学习!”这是不少外军对该团历次赴黎维和官兵的评价。此言不假,该团自2006年执行维和任务以来,受到了安南、潘基文两任联合国秘书长的亲切接见和黎巴嫩人民的高度赞誉。而维和官兵在国际舞台上赢得那么多赞誉,与其严谨的作风和过硬的技能是分不开的。

    刘嘉闽对记者说,扫雷排爆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稍有不慎就可能付出惨痛代价。赴黎巴嫩维和,不但要高标准完成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临时部队司令部赋予的排雷、修建和维护道路、运输保障及人道主义援助等任务,还要克服地形生疏、气候炎热、环境恶劣等一系列困难。

    为了练就过硬的技能,烈日下,维和官兵身穿厚重的防护服,头戴防爆头盔练习扫雷作业,一轮训练往往在半小时以上,脱下衣服,从头到脚犹如蒸过桑拿,可无一官兵叫苦叫累,有的只是憨态可掬的笑容。

    记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穿好防护服,可没十分钟,就被防护服的沉、闷和灼热的太阳折腾得苦不堪言,赶紧从防护服里“脱离出来”。

    记者注意到,大到训练操课,干部骨干总是带头作表率;小到集合站队、整理内务,每名官兵都是一丝不苟、细致认真,大家都把自己看作是代表祖国形象的窗口,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走出国门,一举一动都代表中国军人形象。”刘嘉闽说,他们就如何面对国际媒体采访、在公开场合如何行为处事等问题组织专题教育,从官兵着装、言谈举止、礼节礼貌等生活细节抓起,甚至连文雅就餐、文明如厕也作了详细规定;组织官兵模拟参与外事活动,提高官兵的外交能力;外出作业时,妥善清理废弃物,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担任此次赴黎维和任务的指挥长,该团团长孙志不仅带头参与、指导各项训练,还坚持每天两个小时以上的强化学习,他对记者说:“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完成好此次维和任务,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我军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良好形象!”(记者 汤兴萍 通讯员 孟磊磊 叶洋萍)

     中国赴黎维和大事记

    2006年4月9日,我国首批赴黎维和工兵营完成与联黎乌克兰营的交接,这是我国政府向中东地区派遣的第一支维和部队。

    2006年7月25日,以色列军队空袭了黎巴嫩南部希亚姆镇的一个联合国观察哨,中国军事观察员杜照宇牺牲。

    2006年8月6日,1枚火箭弹命中中国工兵营营区,3名官兵受伤。

    2006年8月29日,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视察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时,专程接见了中国赴黎维和官兵。

    2006年10月17日,中国工兵营首次通过联合国扫雷资质认证,这是中国军队首次获得国际扫雷资质认证。

    2007年3月31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视察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专门看望了中国赴黎维和官兵,并高度评价:“中国维和官兵有能力完成联合国赋予的任何任务。

    2013年4月,我国第十一批赴黎维和工兵营以“5天通过扫雷资质认证”刷新联合国扫雷资质认证最短时间。

     声音

    “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完成好此次维和任务,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我军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良好形象!

    ——团长孙志

    “雷场如战场,一次失误,足以付出生命和血的代价。谁瞄准了战斗力标准,谁具备了打仗的真本事,我们就选谁用谁,谁就等于领到了参加维和集训的第一张‘入场券’。

    ——副政委刘嘉闽

编辑:孙红亮责任编辑:徐婷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