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加快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368个项目面向社会公开发布
6月30日,从云南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项目推介会上了解到,为加快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更好地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PPP项目库建设和PPP项目推介工作的有关要求,经省级有关部门、各州市发展改革委推荐,云南省发展改革委认真梳理了368个项目面向全社会公开发布。
【数读】
推介会共计推介项目368个
据悉,此次全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项目推介会共计推介项目368个,是在省级有关部门、各州市发展改革委报送推介项目的基础上,经云南省发展改革委认真梳理面向全社会公开发布。
其中,项目涉及水利设施、交通设施、市政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所有项目都已明确项目所在地、所属行业、建设内容及规模、政府参与方式、拟采用的PPP模式、责任人及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欢迎各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具体事宜请按公布的联络方式与项目责任人联系。
已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PPP项目库71个
其中,已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PPP项目库并对外公布的项目71个,总投资规模752.58亿元。其中,水利7个,总投资11.61亿元;交通设施9个,总投资564.64亿元;市政设施25个,总投资41.64亿元;公共服务22个,总投资84.59亿元;生态环境1个,总投资34.68亿元;其他7个,总投资15.42亿元。
申请进入国家发展改革委PPP项目库297个
正在申请进入国家发展改革委PPP项目库项目297个,总投资规模4378.20亿元。其中,水利47个,总投资175.02亿元;交通设施50个,总投资3491.24亿元;市政设施79个,总投资425.21亿元;公共服务69个,总投资128.35亿元;生态环境30个,总投资54.62亿元;其他22个,总投资103.76亿元。
【工作推进】
云南加快建立PPP项目库
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省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主任鞠云昆介绍,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模式是指政府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在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农业、林业、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双方按照平等协商原则订立合同,明确责权利关系,政府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
“云南省加快建立PPP项目库,省发展改革委及时汇总各州、市发展改革委、省级各有关部门的PPP项目,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全省PPP项目库。截至2015年5月28日,PPP项目库共收集项目470项,项目总投资5996.71亿元。其中:在建项目82项,总投资584.04亿元;拟建项目388项,总投资5412.66亿元。” 鞠云昆介绍。
【政策解读】
有利于创新投融资机制
鞠云昆介绍, PPP模式是在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的重要创新,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向社会资本开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领域投资营运,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利于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鞠云昆介绍。
有利于推动各类资本优势互补
鞠云昆表示,PPP模式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切实降低准入门槛,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营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投资环境,鼓励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等各类型企业积极参与提供公共服务,给予中小企业更多参与机会,拓展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的发展空间,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潜力,有利于盘活社会存量资本,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公共服务资金投入渠道,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增长动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PPP模式有利于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鞠云昆说。
据介绍,PPP模式由作为社会资本的境内外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承担项目的设计、建设、投资、融资、运营和维护等责任,政府作为监督者和合作者,主要根据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资本支付相应对价,保证社会资本获得合理收益,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直接参与,加强对发展战略制定、社会管理、市场监管、绩效考核等,有助于解决政府职能错位、越位和缺位等问题,更好地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弘扬契约文化,体现现代国家治理理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