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年内实施100个项目保护治理滇池
今年是全面实施滇池水环境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昆明市将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推进滇池保护治理各项工作。2017年计划实施100个滇池保护治理项目,完成投资33.1亿元,确保流域水质在去年基础上稳定改善,滇池外海、草海水质稳定Ⅴ类。其中,将在滇池流域实行水环境区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依据水质断面考核和污水治理任务完成情况,在河道上下游相关县(市)区和开发(度假)区间进行经济补偿。
关键词:重点项目
实施100个建设项目
根据滇池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和2017年滇池保护治理工作目标,今年,昆明将加快推进主城及环湖截污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工程、昆明主城西片调蓄池工程(二环路外)、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新宝SS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大板桥段)等22个“十二五”规划结转项目建设,力争在年底前至少完成8个项目。同时,将加快推进昆明主城西部污水处理厂增量扩建工程(昆明市第十三水质净化厂建设工程)、草海及入湖河口清淤工程、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倪家营水质净化厂调节池工程、王家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等38个在建项目的实施,力争在年底前至少完成11个项目。此外,推动昆明主城北部合流污水处理厂(第十四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冷水河沿岸村庄截污工程、盘龙区清水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等40个新建项目开工实施,力争在年底前完成12个项目。
全面深化河长制
根据国家和省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有关要求,今年昆明市制定出台全面深化河长制的工作意见及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市、县(市)区和开发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村小组“四级河长五级治理”体系,各县(市)区将于6月30日前制定出台相应的河长制工作方案。
区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
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原则,在滇池流域实行水环境区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依据水质断面考核和污水治理任务完成情况,在河道上下游相关县(市)区和开发(度假)区间进行经济补偿。4月1日启动新运粮河、西边小河、新宝象河3条河道试点,年内在滇池流域全面实施。4月30日前制定出台滇池流域实行水环境区域生态补偿和河道综合服务管理市场化运作两个办法。
关键词:水质提升
水质净化厂提质工程
开展第一、三、七、八、九水质净化厂出水水质提质工作,深度降氮降磷,提高出水水质,力争年内完成第一、第九水质净化厂提质改造。洛龙河水质净化厂水质提升试验示范项目建设将于6月30日前完成并投入运营。
河道微污染水治理:去年我市在广普大沟、老运粮河、小沙沟等河道进行了河道微污染水治理试验示范,取得明显成效。在此基础上,今年将在滇池流域,特别是在草海、官渡六甲等片区河道进行推广运用,消除不达标水体。
集镇、村庄污水处理:制定出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有效及长效的管理办法,建立政府购买服务、专业运行维护、严格监管的机制,同时利用互联网和在线监测技术,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监控信息系统,确保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
滇池蓝藻水华防控:采取工程措施与机械打捞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滇池重点水域蓝藻水华的清除力度,减轻蓝藻水华富集,5月31日前完成滇池外海北部水体置换通道提升改造工程建设。
滇池水位调控:3月至5月滇池草海水位控制在1886.2米以内,外海水位控制在1886.8米以内,促进沉水植物恢复,进一步提高滇池湖体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提升内源自净能力,防控蓝藻水华。
海绵城市建设:按照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功能要求,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积极申报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提高城市雨水径流的积存、渗透和净化能力,减少城市降水径流面源污染。年内完成19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
关键词:生态建设
片区管网截污治污工程
重点解决好污水管网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完成152公里管网建设。启动第十四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空港经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环湖截污东岸配套收集系统完善项目;完成主城西片区排水管网(二环路外西山区)完善项目6公里;完成老旧排水管网改造项目建设投资1亿元。
河道及支流沟渠整治:推进宝象河、海口河、清水河、冷水河等河道及臭水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6月底前海河要从全国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实现销号,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滇池湖滨生态建设:结合片区开发建设推进拆除38.54万平方米、提升改造24.5万平方米;实施滇池流域面山植被修复工程,完成未成林造林补植和幼林抚育10000亩。全面完成官渡区星海半岛湖滨生态湿地及观音山南、观音山北生态湿地建设工程,启动西华湿地建设,修复草海片区湖滨生态湿地。
湖滨生态湿地维护管理:制定出台《滇池湖滨湿地维护管理办法》,加强湿地管理维护和监管,发挥湿地生态景观效益。
草海及周边水环境整治提升:在老运粮河开展源头混合水、污水生物处理试验工程,提升河道水质,进一步削减入湖污染负荷。运用新型生物技术,采取分散式处理方式,完成郑河路沟、渔村沟、小沙沟等支流沟渠治理。启动建设草海大坝加固提升及水体置换通道建设工程,确保今年10月30日前全部完成;加快推进第十三水质净化厂、主城西片(郑河路沟)调蓄池、草海及入湖河口清淤;启动第三水质净化厂配套调蓄池建设。(昆明日报 记者孙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