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话“老”:云南每100人就有11个老人,但适宜打造中国养老圣地
今天是重阳节,重阳节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敬老节,也是我国法定的老年节。在云南,截至2015年底,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560万、占总人口的11.8%,养老服务任务繁重。但长久以来,云南却存在着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不足、资源分布不均、老龄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
云南如何保障基本养老需求,又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在老年节,我们一起来关注云南的养老问题。
未富先老 云南超过十分之一人口需要养老
云南省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15年,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560万、占总人口的11.8%,预计到2020年将达607万、占总人口的12.4%。而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测算,云南省失能老人总数接近20万人,另有约163万老年人需要适度照护。
云南省老龄委有关人士介绍,云南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省份,经济发展条件和环境还不十分到位便迎来人口老龄化,这是云南进入老龄化社会所表现出的特殊省情。
截至2015年,全省共有城市公办养老机构134个,农村敬老院686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424个,养老床位比“十一五”末增长186%。但目前,云南省每千名老年人仅拥有养老床位23张,与全国平均数32张尚有一定差距,加上护理型床位比例低,仍然不能很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需求。
云南省老龄委办公室组织联络处处长李凤云说,近年来云南省养老服务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制约因素和存在的问题也非常突出。
首先是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难以满足老年群体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服务需求。
其次,长期护理保障制度不健全,现有养老机构大多不具备医疗护理能力,护理型床位所占比重不到1/5,家庭养老支持政策亟待建立健全。
第三,养老服务业机制体制还不完善,养老事业和产业的关系没有理顺,政府责任不够清晰,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第四,养老服务人力短缺,护理人员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较低,专业人才流失严重。
多措并举 云南五年后养老床位要达21万张
2016年9月,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云南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全面布局了“十三五”期间云南省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云南要达到“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养老服务设施和站点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全省养老床位数达21万张以上,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5张以上”的目标。
“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将从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推进城市机构养老体系的建设改革、推广农村养老服务、加快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体系等方面发力。同时,云南省将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创新养老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PPP、承包、“一院两制”和“互联网+”等模式,带动社会资本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运营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养老服务产品。
整合优势 云南结合养生、旅游、房产打造养老福地
云南省区位优越,气候宜人,生态环境优美,自然、生物、旅游等资源富集,边疆民族文化浓郁,康体养生养老优势明显。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将充分发挥宜居宜养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促进养老服务与生物医药、大健康、旅游文化、房地产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和规划的无缝对接,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努力打造“七彩云南·养老福地”品牌。
根据具体规划,未来云南省将以昆明、玉溪、曲靖、大理等经济较发达、医疗条件较好的旅游城市和环滇池、环阳宗海、环抚仙湖、环洱海等湖滨区域的大型旅游地产为依托,打造集自理型、介护型、介助型一体化的候鸟式CCRC (持续照料退休社区)模式度假养老社区;以国家特色景观旅游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等为依托,打造宜游宜居宜养的乡村颐养新村;以省内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和高A级旅游景区,打造具有养老旅游功能的景区。
(综合自云南日报、新华网、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