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排涝能力大揭底 175个淹积水点一点一策分级设防
遇到淹水,排水人员会非常辛苦。
排水口堵塞需要人工疏通。
车载泵站在现场开足马力排水。记者李海曦/摄
每逢雨季,淹积水以及交通问题可能是每个城市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刚刚过去的这场还没达到“大雨”级别的降雨中,昆明城内出现50余个淹积水点,同时造成多条道路交通拥堵。经过各部门的紧急处理应对,积水以及拥堵并未给市民生活造成持续影响,但逢雨必淹必堵的情况还是让市民觉得比较麻烦。那么,面对已经到来的雨季,昆明到底有哪些排水手段和设备?排水工作是如何进行的?对于一些经常淹水的地点,有什么系统的应对方法?
“千里眼”+报汛员
守住城市内涝安全线
为应对雨季可能发生的城市内涝,今年,昆明城市防汛指挥部已在主城区建设了25套淹水点实时视频监测站,一旦发现淹积水便可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和处置。此外,各级气象、水文部门也增加了监测站点,实时进行预报预警。
在位于油管桥的昆明城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值班室,记者见到了用于监控易积水点的“千里眼”。“我们和气象部门有密切的联动,有极端天气出现时会提前知会我们,发布预警。而我们的视频监控系统也会在下雨时及时打开,进行实时监控。”市防汛抗旱办副主任史克健介绍,这些“千里眼”大多分布在立交桥、下穿隧道等重要交通节点。
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用于防汛排涝的视频监控探头总量还很少,现阶段防汛部门也不能整合交警、公安在城区设置的视频监控探头用于防汛工作。而在北京,进入汛期,防汛部门便可共享交警的视频监控信息,这样便能更快掌握淹积水实况。不过尽管如此,昆明的防汛部门、排水公司、交警部门已形成了良好联动机制。今年入汛前,昆明城市防汛指挥部公布了主城区多个易淹水点及责任人的联系电话,在发生淹积水后,市民便可第一时间与负责人联系,采取相应排水举措。此外,交通台也会接听市民热线电话,通过这一渠道交警部门也能及时掌握城区道路的淹积水情况,以便及时疏导交通。
除了用“千里眼”对易积水点进行实时监测,借鉴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经验,昆明目前已试点在北站隧道、明波立交桥下层等7个隧道、涵洞的易涝区建立了水位监测站,这7个站点将利用自动感应装置对淹积水处的水位进行及时测量。“如果积水水位达到一定深度,我们就会及时与交警、排水公司联系,采取封闭或疏导交通、抽排水等措施保障通行安全。”史克健介绍。
另外,今年城市防汛指挥部还进一步完善强化“报汛员制度”,为让全城不留淹积水“死角”,在主城各区、市排水公司辖区每个易淹水点都将设立报汛员,降雨期间,报汛员将上路巡查,一旦发现淹积水将及时报告各级防汛部门及排水公司,以便及时组织人力物力及时排涝。
机器抽水的同时
人工对管网进行疏通
有了前期各种预警手段和信息收集工作,一旦出现降雨,根据这些信息,排水公司等相关部门就能及时行动,对淹积水进行快速处理应对。
23日的降雨,导致主城区多地出现淹积水。当晚7点左右,刚结束了另一地点积水处置工作的一个防汛抢险小分队,赶到北京路与白云路交叉口附近,开始处置那里的淹积水。13人组成的小分队各司其职,有的组装移动泵车抽排管,有的寻找排水口,有的设置临时隔离栏,10多分钟后就开始了抽排工作。“我们到达的时候,这一段路南向北向路面上已积了30公分左右的水。北京路是重要的交通要道,为保证通行,我们只能占用一条车道进行抽排,并且只能使用小型的移动泵车。”抢险队员张师傅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抽排工作开始后,除维护现场交通和值守移动泵车的队员,其余人员分散开后都顺着路边在水中摸索着什么。“我们这是在检查雨水篦子和排水管道是否堵塞,如果有东西堵住雨水篦子,就要把堵塞物拿出来,畅通排水通道,加速积水排出。”一名队员一边干活一边介绍,如果是被塑料袋、小木棍、落叶等垃圾堵住,他们用手抠出来就行了,但遇到徒手无法清理的情况,就需要将整个雨水篦子或者井盖撬起来用工具疏通。
随后,小分队留下3人值守,其余人员又驾车去周边道路巡查。“只要收到气象部门发布的将出现降水天气的预报,我们全体防汛抢险队员就需24小时处于待命状态。一下雨,我们就要立即出动,对主城区易淹易涝区域进行巡查,根据不同淹积水情况,派出不同功率的移动泵站。”张师傅说。
17台大型移动泵站
最大排量45分钟抽干泳池
据了解,目前市排水公司共有17台大型移动泵站,分别为西南一号移动泵车、汉能移动泵车、博格移动泵车、亚太(西南二号)液压式移动泵车、“龙吸水”1500排水抢险车各1台,由市排水公司自主研发的车载式移动泵站8台,“迪沃”移动泵车4台,移动抽排能力从每小时360立方米到3200立方米不等。
“比如说,一般市政道路淹积水主要安排车载式移动泵站前往抽排。发生较大面积淹积水,就可派‘迪沃’移动泵车进行抽排,‘迪沃’移动泵车是在‘7·19’后我市引进的新型移动泵车,由于每个水泵都固定在一个‘救生圈’上,可以抽较浅的积水。‘迪沃’也是目前抽排能力最大的移动泵车,可达到每小时3200立方米,按照长50米、宽25米、深2米的游泳池计算,约45分钟就可以抽干1个游泳池,即2500吨水。”市排水公司总经理助理任健介绍,“而立交桥下层发生大面淹积水时,就可出动西南一号移动泵车、亚太(西南二号)液压式移动泵车、‘龙吸水’排水抢险车,特别是‘龙吸水’排水抢险车,垂直抽排高度可达9米,泵车可以直接在立交桥上层进行抽排而无需进入淹水区。”
任健介绍,目前昆明已建成88座排水泵站,17座雨污调蓄池,11座雨污控制室,以及458座闸门、沉砂池等排水设施,在防汛排涝工作中,这些设施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接到降雨通知时,我们将提前打开承担排涝功能河道、水渠的闸门提前放水,巡查人员上报各淹积水点情况后,排水公司还将根据抽排能力、雨情等打开淹水点附近的调蓄池、排水泵站进行蓄水、抽排,缓解各处淹积水情况。”
175个淹积水点
一点一策分级设防
经过排查,目前主城区市政道路还存在175处易涝易淹路段(淹水点),对于这些淹水点市排水公司已实行“一点一策”,逐一分析淹水点(片)的成因,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抢险处置措施,力争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淹水、暴雨退水快”的工作目标。
市排水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主城防汛排涝主要依托“排水管渠——支流沟渠——入滇河道——滇池(草海、外海)”这一排放系统,辅以部分蓄、滞等雨水源头控制设施。而造成内涝的主要原因有:城市化进程对城市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河道水系泄洪能力不足;连接河道与城市雨水管网系统的支流沟渠缺失;排水泵站抽排能力不足,设备老化;部分公路、桥涵标高高于河道汛期最高水位导致排水不畅;滇池及部分河道运行水位高顶托上游管渠来水;开发建设竖向控制不够、一些小区标高高于周边区域,降雨后水容易流向周边较低区域,导致内涝;各类建设项目施工对防涝排水设施影响较大;防洪、防涝、排水等各类设施管护经费投入不足,统筹管理、综合调度水平低;排水管渠设计标准偏低、局部地区排水系统不完善、系统混乱等原因。
“对于175处易涝易淹点,我们将分三级设防。”该负责人表示,其中,一级防范淹水点有29个,主要包括一些逢雨必淹、容易导致交通断交的重要路段和区域,如民航路下穿贵昆铁路、牛街庄下穿隧道等淹水点将重点防范;二级防范点43个,为降雨达到一定程度后有一定淹积水,但不会导致交通断交的路段和区域;三级防范点103个,主要为降雨后会有积水,但不影响交通的区域。“同时,我们还将根据各处淹积水原因开展工程型措施,如修建泵站、新改扩建排水管道、改造排水体系等手段,逐步改善各处淹积水情况。”
今年汛期,市排水公司已组织了380人的应急抢险专业队伍,配备抽排能力每小时2.8万立方米的抽排设备。各区政府也将组织不少于区级100人,所属各街道办事处不少于20人的应急抢险队伍。所有防汛责任单位将严格落实汛期带班值班制度,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制度,随时待命。(昆明日报 记者孙潇 杜仲莹 李双双)
相关
多项防雷措施
确保汛期地铁安全
日前,昆明市气象局雷电灾害防御中心对昆明地铁1号线、2号线以及6号线进行防雷装置安全检测,以确保在夏季雷电灾害多发期地铁运行安全。
进入汛期,昆明市雷电中心各项检测工作有序开展,召开地铁防雷检测协调会,抽调技术骨干对昆明地铁进行防雷检测。同时加强和轨道交通公司方交流,针对地铁运行时间特点,检测安排在晚上地铁停运期间进行。检测内容包括避雷带、金属罩棚、高架区间等设施防直击雷措施,还重点对全线供配电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安防系统、监控系统等所有易受雷击的电子系统的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措施进行全方位检测。
“地铁是当代群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地铁站更是城市人员最密集的场所之一,地铁的电力系统和各种控制系统错综复杂,而这些系统一旦受到雷击或因雷电波侵入而损坏或发生故障,后果不堪设想。”昆明市雷电中心负责人介绍,雷电中心不仅提供优质的雷电检测,还及时开展了防护服务,多措并举,为昆明地铁安全行驶保驾护航。(昆明日报 记者杨雪煌 通讯员赵伟 马靖)
编辑:廖拓溪责任编辑:徐婷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