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书香 三迤悦读——访云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李菊芳
丝路书香工程作为新闻出版业唯一进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项目,日前正式获得中宣部批准立项,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5年全面组织实施。“全民阅读”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根本出发点,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核心,通过开展“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云南”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营造全民读书、终生学习的良好社会氛围,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近日,记者就以上两大主题,专访了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李菊芳。
记者:我省新闻出版行业在文化“走出去”中先行先试,取得了成绩,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李菊芳:目前,我省已分别在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缅甸、泰国、尼泊尔建立了7个华文书局和新加坡中国云南文化贸易中心,新知集团柬埔寨华文书局还被授予“中国文化之家”铭牌,纳入文化部海外文化中心管理序列。我们先后在柬埔寨和斯里兰卡成功举办国际书展。云南日报社已分别与美国、法国、印度尼西亚、缅甸、孟加拉、尼泊尔6国主流媒体合作办报,英文网站“云快报”也同时上线。云南信息报社与泰国合作办报。《吉祥》《湄公河》《占芭》《高棉》等4种外宣期刊分别以缅、泰、老挝、柬文出版,并创立 “云桥网”外宣网站。云南大学出版社面向泰国、缅甸、越南、伊朗、尼泊尔等国家推广小学汉语系列教材,晨光出版社《校园快乐幽默》和云大出版社《缅甸小学汉语课本》入选“国际经典出版工程”。云南科技出版社《普洱茶春夏秋冬》连续10年对韩国版权输出。全省新华书店通过边境口岸推动华文教材输出,2014年销售教材、教辅50.84(册、种),码洋445万元。有自主知识产权,中、英、阿拉伯三种文字的国产操作系统思普软件向东南亚及阿拉伯国家销售9000多万元。云南自主研发并享有版权的民族原创网络游戏“出发——ONLINE”,在港澳台地区、马来西亚、新加坡上线,销售收入已达2500多万元。云南以每年一届的“云南印刷包装机械展览会”为基础,大力打造外向型印刷加工服务平台。2010年以来,有来自东南亚20余个团组参加了展会,承印境外印刷业务近2亿元。云南独创“国门书社” 19个,已成为两国边民读书看报与了解收集经营信息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云南引进版权490项,输出版权85项;实物出口 148万册(盘)图书、音像制品,出口码洋达1733万元。2011年以来,我省已有10个项目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2家企业被国家6部委、省评为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入选重点项目3个,近三年共申请到“走出去”扶持资金3197.4773万元。
记者:国家提出“丝路书香”工程建设后,我省有什么新举措?我们的具体项目有哪些?
李菊芳:今年,总局全面启动实施“丝路书香”工程,旨在加快推动中国与丝路国家新闻出版的交流与合作,助推中国精品图书、汉语教材在丝路国家出版发行,搭建版权贸易平台,启动优秀出版物互译等,形成与丝路国家新闻出版资源互联、互通、共享的发展格局。
云南作为“丝路书香”的重要省份,理应积极谋划,有所作为,争当排头兵。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搭建与丝路国家民相亲心相通的文化载体,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丝路书香工程”实施至2020年,每年国家财政将给予专项扶持资金。目前,在总局启动的首批项目中,我省出版集团申报的“中国东南亚南亚图书出版(文化交流中心)互译中心项目”被总局上报外交部和中宣部申请国家列入“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给予资金扶持;云南大学出版社被中宣部立项确定为“缅甸、伊朗汉语教材出版推广项目”进入国家“丝路书香工程”建设申报单位被得到专项资金扶持。新知海外华文书局建设有序推进。今年7月,我们将在庆祝中缅建交65周年之际,在缅甸举办国际书展,并举办中缅互译合作论坛,力争启动一批优秀出版物互译。
记者:作为“丝路书香”工程的重点省份,我省在“全民阅读”活动中有哪些亮点?
李菊芳:2012年以来,尤其在国际读书日期间,我局都要开展一系列读书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果。如2012年的“百本优秀图书”推荐、全民阅读活动征文、评选“云南十大藏书名人”;2013年的“文化年货带回家”、“书香九进”(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集市、进社区、进军营、进农村、进特殊人群、进网络)、书香之家推荐;2014年的“我最喜爱的滇版图书”推荐活动、“加入绿书签”签名售书、名人名家读书讲座、中小学生暑假读书活动等,在全民阅读活动中起到了良好的典型示范作用。
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倡导全民阅读,我们结合世界读书日,周密部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组织“书香红土地,和谐彩云南”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活动,将20万码洋的图书捐赠给5个乡村学校少年宫;启动“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知书达理,孝敬诚俭”活动;“好书相伴快乐假期”颁奖;启动“中文在线”数字图书馆平台;云南新华文汇特色馆“微商城”上线,助推“金、木、土、石、布”五位一体的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产业发展。
(记者 李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