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首届中国—东盟企业家论坛:探寻中国—东盟财富之源
携手共进桥头观潮
2016年12月29日至30日,首届中国—东盟企业家论坛在景洪市举办。
中国—东盟企业家论坛,由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南南合作金融中心、中国国际商会云南商会、正和岛、大益集团联合主办。本届论坛以“一带一路、亚洲机遇:探寻中国—东盟财富之源”为主题,体现了企业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分享发展机遇的敏锐,也彰显了企业家对推动区域合作、增进人民福祉的责任。
交流产生价值
2016年12月29日下午,在首届中国—东盟企业家论坛上,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众多企业家共同发起了《中国—东盟企业家西双版纳倡议》:一、包容共生,催生文明。二、平等互利,共谋发展。三、科技先导,创新发展。四、保护环境,绿色发展。五、诚信为本,依法行商。六、弘扬善举,回报社会。七、着眼未来,提携后进。大家一致认为:“我们相信,中国—东盟企业家是亚洲新商业秩序与文明塑造进程的参与者和塑造者,亚洲的经济前景取决于企业家的智慧与担当,亚洲良好的商业传统和营商环境有赖于企业家的共同参与和传承!未来亚洲的天空,将因为企业家们的精彩而熠熠生辉!”
这样的共识让企业家找到抱团发展、携手共进的温暖和力量。
交流产生价值,对话促进合作。正如远东控股集团副总裁徐浩然所说,中国和东盟的交往,需要这样面对面、接地气又坦诚的对话。大家资源共享,带着合作的诚意而来。
马来西亚原交通部长、原国会副议长翁诗杰坦言,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愿景,不仅有串联弱小的合纵,也有强强合作的连横。加快中方资本、技术、品牌“走出去”,是充满信心的表现,也是“一带一路”的强有力推动。他建议,中方企业“走出去”要掌握好进驻国的国情、民情、商情,想方设法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或者是多数族群,提升企业在媒体的能见度,向当地民众展现亲和力,积极做好民心相通的工作。
“以心相交,成其久远。”南南合作金融中心主席、中国银监会原副主席蔡鄂生说:“我相信,中国和东盟的企业通过交流,能够在思想碰撞中播下合作的种子,在不远的将来收获硕果。”
合作没有周末
“跟中国发展经贸合作没有星期天。”柬埔寨中国港澳侨商总会副会长毛信勤表达了心愿。他说,柬中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柬埔寨王国关于编制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合作规划纲要的谅解备忘录》后,中国企业赴柬投资的数量在增长,柬埔寨政府也因此出台了促进外商投资的利好政策,鼓励企业家到柬埔寨投资农业、工业、基础设施、旅游业及服装加工业等。
老挝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萨田直言,目前,中国的企业家已经在老挝进行了很多的项目投资,但还有很多合作可以进一步探索,还有很多商机有待挖掘。“中老铁路、高速公路建设,经济合作区的共同开发……都有商机。未来,老挝还将有更大程度的开放,各个行业都有企业家施展的空间。”
“欢迎大家到印尼‘旅贸投’。”印度尼西亚中华总商会理事会主席陈泳志说,要投资先来印尼旅游、考察、访问,发现贸易机会,再慢慢进行合作投资,这样风险会小一些。“印尼资源非常丰富,对外资控制也比较少,我们有投资协调委员会服务外资,其中,投资协调委员会还设有‘中国台’,专门服务来自中国的投资者。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发展。”
云报全媒体记者 罗蓉婵 戴振华/文
故 事
“泰囧”不囧
2016年12月29日,一场东盟10国商务参赞、商会会长与中国企业家对话会化解一个投资难题。
德龙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龙控股)是一家以钢铁产业为主业,集钢铁、仓储物流、金融3大业务板块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实业集团。作为中国最早在海外上市的两家民营钢铁企业之一,围绕海外钢厂的新建与合作,企业把落脚点主要放在了东南亚和美国,几年来,海外投资可谓大步流星。
然而,公司在泰国的投资却遇上了“泰囧”。
德龙控股董事局主席丁立国说,2014年企业到泰国罗勇府泰中罗勇工业园投资轧钢项目,中方占55%的股权、泰方45%的股权,是上市公司。2015年9月,德龙钢铁有限公司泰国热轧带钢项目建成投产。“企业一切运行正常,可合资公司却是亏损的,合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波三折的小状况,我们正发愁呢。”
对话会现场,泰国驻华大使馆公使游幕贤当即推荐了一位泰国知名律师,帮助德龙控股解决投资贸易纠纷。而罗勇工业园的投资者——华立集团负责人也在现场。华立集团东盟区域总部区域总裁刘文欣表示,之前没有机会交流沟通,园区将全力协助德龙控股解决问题。
丁立国笑说,这次中国—东盟企业家论坛没白来,不仅结交了朋友,还解了燃眉之急。
对话现场,游幕贤还就泰国政府最近启动的东部经济走廊战略规划,向现场企业家抛出橄榄枝。
[话 题]
对话合作
金融创新 服务实体经济
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推动下,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第三方支付、P2P、众筹等金融业态蓬勃兴起,传统金融行业纷纷通过创新寻求转型之路的当下,如何引导资金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中国和东盟的专家有话说。
新加坡财务规划师公会前会长、新加坡渣打银行董事总经理潘建锜说,时间和地域的创新、客户及市场的创新,以及平台和渠道的创新都非常重要。作为银行,从产品到市场的创新是非常重要的方面,结合线上、线下平台,用创新升级推动服务水平的提升。
泰国汇商银行执行副总裁严贤铭指出,泰国网上银行开户的客户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这样的变化推动传统商业银行加快实施产品多元化战略,努力在控制风险的同时,简化客户的办理程序。他提出:“现在许多中资企业走出去到东盟投资,金融创新就可以和‘一带一路’建设相结合,推出针对中国企业的融资方案和金融一条龙服务,让中资企业在泰国投资有更好的服务体验。”
北京溪流财富投资管理公司CEO、北部湾产业基金创始人廖一坦言,金融业创新服务于实体经济,这既是创新的出发点,又是创新的目的地。创新是自下而上的,是有条件有边界的,中国金融创新空间很大,比如美国有纯互联网证券,中国还没有一家。或者政府设立基金,帮助创新创业企业的发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跨境旅游和投资
运营理念很重要
自2010年以来,中国成为东盟的第一大客源国,中国与东盟之间跨境旅游与投资成为关注的焦点。
“现在无论泰国还是中国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都对旅游市场上一些不良现象开展了前所未有的整治活动。”对于跨境旅游,泰国泰中旅游同业商会理事长李良成说,目前一些从事跨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以底价揽客的方式经营,导致一些中国游客报名参团出境旅游后权益受到侵害现象,已经引起泰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进行规范。
云南省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梅说,目前公司在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国家获得旅游资源开发机会并进行了较好合作的原因,是投资方在国内的生态保护和动物保护题材景区中,所拥有的运营经验和品牌理念得到了资源方的认同。
比如,在了解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亚洲象保护及生态旅游的发展后,老挝沙耶武里省政府提出共同建设老挝亚洲象种源繁育中心的意向,柬埔寨国际野生动物联盟也邀请云南省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考察并讨论国公省生态旅游项目开发的合作事宜。
在老挝,以抵制老挝亚洲象资源流失、增加繁育率、扩大种群规模等保护目的为出发点,规划设计以大象为居民的小镇项目,得到了沙耶武里省政府的赞赏。在柬埔寨,基于动物和生态保护而进行的村寨旅游开发和异地搬迁扶贫项目,也得到了对方积极高效的配合。“旅游资源开发不应该是资源掠夺式的,从尊重当地文化和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性开发的态度至关重要。”李梅说出了跨境旅游市场开发与投资的成功之道。
现代物流业
打造多式联运走廊
目前,云南正全力打造“八出省、四出境”的通道网络,这些通道一旦建成投入使用,物流业势必出现爆发性增长,物流业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院长、国际注册物流规划师刘金鑫提出了“突出陆港建设,开发南方丝绸之路国际多式联运走廊”观点。
刘金鑫认为,云南作为南方丝绸之路的主体省份和位于连接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结合部,构建南方丝绸之路一体化物流系统至关重要。
开发陆港可吸引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贸易等相关活动,带动就业,促进经济活动集聚,直接拉动经济增长。因此,刘金鑫提出,应将国际陆港建设与运营置于优先地位,开发南方丝绸之路国际多式联运走廊;继续完善腾俊国际陆港的铁路、公路无缝衔接建设,强化网络布局支撑,形成以陆港为中心,干线运输网、仓储基地、配送终端的有效服务体系,打造开发南方丝绸之路的国际多式联运走廊样板工程。
云报全媒体记者 罗蓉婵 戴振华/文
声 音
论坛为中国和东盟企业家之间的零距离交流沟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开放的平台。这样的交流沟通有助于更好地合作,有助于加强双方人文、文化的交流,能够推动中国和东盟不断加强在经济发展、政治互信等方面的合作。
——南南合作金融中心主席、中国银监会原副主席蔡鄂生
当前,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新的反对全球化将对世界经济、中国经济以及东盟经济产生强烈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用新的角度、新的战略重新审视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共同应对危机。拿跨境电商来说,2016年,跨境电商的增长率近30%,这里面有巨大机遇,其中,民间合作格外重要,企业家之间的合作尤为突出。
——国务院参事、经济学家汤敏
比邻而居的中国与东盟,加强合作实现经济增长是我们的共同需要和现实选择。建议:第一,秉持共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精神,在共商、共建、共享基础上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第二,双方合作要做细做实。比如中国—东盟产能合作,急需我们制订行动计划,促进企业找准合作切入点。第三,充分发挥企业家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创新性和活力,延长合作的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价值。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
我们步入了创新时代,这与工业化时代的差别可以说是颠覆性的。企业或者产业如果能够尽快推动基于技术工程的创新、基于客户的创新、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基于科学的创新、基于系统的创新这样的螺旋式创新系统形成,企业或者产业的发展将会是未来的强者。
——南南合作金融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院长、科技部原副部长张来武
“一带一路”虽然是宏观的概念,却也是海内外华商共有的机遇。“一带一路”应该被视为区域经济整合的新政策,在实体经济上发挥着带动作用,有着更多地区共同承担起世界经济复苏责任,同时也分享未来增长果实的宏大愿景。消除误解、增进共识,推动人才与文化的交流,开展合作办学不失为一个前瞻性的选择。
——马来西亚常青集团董事会主席丹斯里张晓卿爵士
云报全媒体记者 罗蓉婵 戴振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