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学生创新技术 企业成本降6倍

30.03.2015  15:45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东川校区的郭宏、田孝飞利用春节假期,创新了轴承盖的“发蓝术”,一家企业在采用该技术创新后,其轴承盖的生产成本降低了6倍,这件事随后也流传开来。

    去年12月中旬,指导老师张蒙在全班20多个同学中发起了一个课题,创新轴承盖的“发蓝术”。课题下来后,全班只有17个同学报名,其中包括田孝飞和郭宏。田孝飞说:“布置课题的时候班上很多同学都跃跃欲试,可实验了几次都失败,很多同学就退出了。我和郭宏虽坚持了大半个月,用了将近3吨原材料,到今年1月中旬实验仍然没有成功。

    在车间里,因为化学品的燃烧,整个空气里都是一股刺鼻的味道。郭宏介绍,刚开始时,两人每天早上8点就到车间做实验,每隔一个小时就拿轴承盖出来看,这样反复进行了一周。“本来我俩也想放弃了,但张老师告诉我们为何不改变一下原料配比,或许有用。当时我灵光一现,第二天改了配方后果然有起色,轴承盖已经呈现斑点状,有些部分已经开始发蓝。”郭宏兴奋地说。

    实验获得初步成功后,两人的兴趣更加浓烈了。“虽然轴承盖已经可以发蓝,但时间太长,这样既提不高效率也增加不了销量,创新的意义就不大。”张蒙说。于是,两人又继续在车间蹲守了一周。有了之前的经验,他们操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经过一遍遍突破,最后把需要加热24小时的漫长时间缩短为20分钟不到。

    张蒙不仅是该校任课老师,同时,也是一家企业的法人。他介绍,“发蓝术”就是将钢在空气中加热或直接泡在浓氧化溶液中,使其表面产生极薄的氧化物膜的材料保护技术。这个技术可广泛用于各种钢制品零件上,防止其生锈或氧化。现在市场上多用的“发蓝”技术有两种,一种是利用亚硝酸500度高温加热,另一种是电镀,但这两种方法都存在操作繁复、时间长、成本高的问题。

    张蒙介绍,不锈钢发蓝技术在器械中运用非常广泛。原来的高温处理,需要把钢件加热至500度以上,若不小心就会损害原件,他的公司原来都请别的公司做,有几次拿回来的原件因在高温处理过程中造成了损害,直接报废。后来公司改用冷发蓝技术,时间耗费长,用一段时间器械还会掉色生锈造成磨损。“现在郭宏、田孝飞创新的碱发蓝技术不仅时间短,而且防锈、防腐效果更好。冷发蓝术成本要1.9元每公斤,不包括物流和人工成本,创新改良后的碱发蓝技术成本只要0.3元每公斤,生产成本降低了6倍多,而且每月可以为公司节省3—5万元。”张蒙说开心地说。(昆明日报 记者张星宇)

编辑:刘佳妮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