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却是对抗战最好的纪念
历史不能忘却,才能激励当下,昭示未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它忠实记录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深刻影响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走向。站在属于正义者的历史坐标上,回首这一人类的空前浩劫,回望正义力量终得伸张,太多的血泪回忆与历史警示,值得全世界永久珍藏。从1931到1945,从9.18到8.15,在这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感天动地的反抗外敌的壮丽史诗。对这段悲壮的历史,要丰富形式,加大宣传。通过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广播影视、互联网络等多种形式,把抗战历史生动活泼地展示出来。还要加强抗战遗迹保护开发,发挥各类抗战纪念设施作用,为开展抗战研究、展示研究成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阵地。充分发挥这些历史对于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教育作用,让他们了解历史,传承历史。
抗战精神不能忘却,才能更好的传承,并从中汲取前行力量。纪念抗战,各种活动必不可少,落实到社会个体的我们,决不能仅仅是参与了几场活动,唱了几首歌,看了几场电影。抗日战争中孕育出的伟大抗战精神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纪念抗战重要的是要传承这种精神,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同转型发展结合起来。抗战的历史是一部落后就要挨打的血泪史,国家富强才能避免被欺负,民族团结才能产生强大力量,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改革,正是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在改革转型的关键期,在实现现代化的加速期,我们隆重纪念抗战正是吹响了奔向幸福生活的冲锋号,激励我们在民族复兴之路上不断前进。
抗战老兵不能忘却,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历史正义的必然要求。抗战胜利已近70年,当初二十多岁奔赴沙场的少年郎,而今即使健在也已步入耄耋之年。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复杂原因,他们中的许多人并未得到应有的尊敬与眷顾,多年以来,他们在岁月、历史与人们的记忆之中,像水消失在水中,没有留下太多痕迹。记忆,其实是一种尊严。正如钱穆先生所言,对于既往之历史,我们务必要保持一份温情与敬意。我们不敢也不能忘怀,正是这些当年不过二十出头的热血少年,救国家于倒悬,扶民族之将倾,为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作出卓越贡献。而今,他们老了。关爱抗战老兵,既是当代人的责任与使命,亦是抗战老兵的尊严与荣誉所系。只有善待抗战老兵,善待国之功臣,才是对抗战历史的尊重,才是对抗战精神的传承。
正确的历史观不能放弃,才能维护正义,从而让歪曲历史的行为在阳光下无处藏身。伟大的胜利,不能因胜利而结束。对于抗战胜利的评价,至今仍然存在各种奇谈怪论:有人顽固地篡改历史、美化侵略,好似那些反和平、反人类的劣迹罪行从未发生,同时不断寻求突破战后体制;有人别有用心地偏于一隅,或者弱化中共全民族抗战中流砥柱的作用,或者把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对立起来;还有人不尊重史实和民族情感,把抗战娱乐化,“手撕鬼子”、“裤裆藏雷”横行;或者把中国的战胜归功于别国、归功于偶然。所以,要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加强规划和力量整合、加强史料收集和整理、加强舆论宣传工作,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着力研究和深入阐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等重大问题,以事实批驳歪曲历史、否认和美化侵略战争的错误言论。
曾有老兵感慨:“我们不怕死亡,就怕那段抗战历史被人遗忘。”是啊,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就意味着背叛。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做到的,就是加倍珍惜和平年代,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就是将英雄永记心间,从悲壮的历史中汲取精神养料,努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者 周一)
编辑:袁思思责任编辑:徐婷18:26 05.09.2015 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