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就可以吃新鲜的滇池鱼虾啦!
下个月,昆明市民就可以吃到新鲜的滇池鱼虾啦!9月13日起,滇池分两阶段开湖捕捞,先后捕捞大型经济鱼类及捕捞银鱼和虾。昨日,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渔业行政执法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试捕监测计算结果,预计9月期间将有约1.5万吨滇池鱼虾可供捕捞。
据了解,今年渔政部门将限量核发2016年《滇池渔业捕捞许可证》,全市1296只捕捞船审验缴费后可入湖捕捞。此外7大湖湾常年封湖禁渔,滇池水域航道内禁捕。
约1.5万吨
滇池鱼虾可供9月期间捕捞
今年是滇池自2012年以来连续第5年开湖捕捞,也是首次分阶段进行两次开湖。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渔业行政执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随着滇池“以渔控藻”项目实施完毕,渔业生态功能逐步显现。大型经济鱼类(鲢、鳙、鲤、鲫、鲌等)已具有一定的种群规模,具备开湖捕捞的基础。
根据试捕监测计算结果,预计9月期间,滇池水产品可捕量为鲤鱼3000-3500吨,鲌鱼4000-4200,银鱼800吨,虾1200吨,鲢鳙鱼5200吨,总计约1.5万吨。
根据统计,2012年9月25日至10月10日(15天)共捕捞大型经济鱼类2500多吨,大多数渔民收入在2-5万元;2013年9月19日至10月5日(15天)共捕捞大型经济鱼类2735吨,渔民收益多为1-2万;2014年10月9日至11月7日(30天)共捕捞虾1300吨、银鱼200吨,80%的渔民收益为1-2万元;2015年10月20日至11月19日(31天)共捕捞虾400吨和银鱼200吨,90%以上渔民收益多为1-2万元。而今年分两阶段开湖时间共计37天,为5年来开湖时间最长,因此渔民收入也较为可观。
1296只捕捞船审验缴费后可入湖捕捞
今年的开湖捕捞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入湖捕捞渔船需经云南省渔业船舶检验局滇池检验处(即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渔业行政执法处)注册登记和检验,并持有本年度审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登记证书》和《内河渔船检验证书》。
今年渔政部门将限量核发2016年《滇池渔业捕捞许可证》。去年渔政部门通过“三证合一”信息采集捕捞渔船1296只,今年将不再新增。审验换发捕捞许可证持证申请人必须为西山、官渡、呈贡、晋宁及滇池旅游度假区沿湖五县(区)滨湖村委会(社区)的正式居民。此外凡自2015年封湖禁渔期以来,被相关执法部门查处、有过违法捕捞记录的原持证人员,不予审验换发2016年捕捞许可证。
何时捕
●第一阶段:从今9月13日至9月24日,每日6点至18点,共12天。可使用合法网具入湖捕捞大型经济鱼类(鲤、鲫、鲢、鳙、鲌等),禁止捕捞银鱼和虾。考虑在中秋节前开湖捕捞,有利于沿湖群众增产增收。
●第二阶段:从9月29日至10月23日,每日6点至18点,共25天。可在滇池外海(不含草海)使用人力(风力)拖网捕捞银鱼和虾,禁止捕捞大鱼。
为何捕?
●削减滇池内源污染:为何每年都要对滇池银鱼和虾采取捕捞?负责人表示,银鱼和虾都是一年生生物,如果不及时捕捞,其死亡沉入水中腐烂,容易对滇池造成二次污染。银鱼的大量繁殖也在一定程度上截断了滇池水生生物的食物链,大量的浮游动物被银鱼吞食后,导致包括蓝藻在内的各种浮游植物增多。而今年滇池开湖捕捞大型经济鱼类,可把鱼类生长所转化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带出水体,削减滇池内源污染,也可腾出水体空间,让小鱼和新放流的鱼苗鱼种有充足的空间,继续实施滇池内源污染生物治理。
●有利周边村民增收:同时,有利于有利于周边农(村)民增收,解决失(无)地农(村)民的生活问题。
怎么捕?
今年对滇池开湖期间每一阶段相应的捕捞方式和捕捞工具也做了明确规定。
●第一阶段:捕捞鲢、鳙、鲤、鲫等鱼类的网具网目为7厘米以上,网高3米以下,每船网长500米以内。捕捞鲌鱼的网具网目为3.5厘米以上,网高2米以下,每船网长500米以内。
●第二阶段:捕捞银鱼的网具的网目在0.6厘米以上,拖虾网的网目要求在1厘米以上,这样的网目只能捕到银鱼和虾类,大鱼则很少能捕到。此外,今年渔民只能靠人力(风力)拖网作业捕捞银鱼和虾,由于拖网速度远远慢于大鱼在水中的游速,渔民很难捕捉到大鱼。
本报记者 李婧(云南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