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晋宁区下方古城村 全省首创“爸妈饭桌”
对于在外打工的人来说,如何照顾家中老人是一件要仔细斟酌的事情。在晋宁区的昆阳街道下方古城村内,村里办起了“爸妈饭桌”,让村里409名子女无法随时照顾的老人解决了吃饭问题。这种模式在全省属于首创,不仅解决了村里老人吃饭的问题,也给老人找了个聊天解闷的好地方。
村里新事
老人吃小饭桌 村里有补贴
晋宁区下方古城村是坐落在滇池南岸一个小村庄,村里的古城河是滇池入湖河道之一,这里风景宜人,每年的米线节都会迎来上万人大快朵颐。
如今,即便没到午饭时间,村里一个特殊的食堂里也会十分热闹。之所以说是特殊的食堂,是因为这里的食客都是老年人,老人们不仅在此用餐,还在这里活动、聊天。
这样的食堂在当地人口中称为“爸妈饭桌”。从去年7月开始,这种居家养老新模式在村里推广开后,下方古城村委会老年协会秘书长高汝丽总有忙不完的事儿,全村有几个爸妈饭桌、每个“爸妈饭桌”有几个老年人、伙食开得如何、相处是否和谐,高汝丽都要做到一清二楚。
高汝丽介绍,为解决大多数老年人子女不在身边,生活无依无靠的实际问题,村里推行的居家养老模式规定,凡本村村民年满60岁以上的都可以参加“爸妈饭桌”,在享受老年人生活定补的同时,还可以享受“爸妈饭桌”生活补助。
“为了让全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村里每年要花费320万元左右。”高汝丽说,村里从60岁到9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月可以领取100元到6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60岁以上的老年人自愿参加“爸妈饭桌”后,每月有300元的伙食补助发到食堂,老人在食堂吃饭不用花钱。除有子女照顾不享受此待遇的老人外,村里有409位老年人参加了这种居家养老模式,自愿组成28个“爸妈饭桌”小组。在这些小组里,年岁小的照顾年岁大的,身体好的照顾体弱多病的,互敬互助氛围十分浓厚,大家在一起其乐融融,既开心又幸福。
对于资金的来源高汝丽介绍,自从村里建立古城建筑专业合作社后,合作社每年的集体收入,80%都会用于全村老年人的补助发放上。
生活幸福
60岁老人自称还年轻
晋宁人善唱调子,在接受采访时已经80岁高龄的郑竹仙老人,情不自禁用本地山歌小调唱出了大家的心声:“关爱老人过晚年,集中伙食来吃饭。老人吃饭互助好,吃得身体病也少。”在下方古城村,老年人们除享受到居家养老新模式的福利外,他们还可以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或者在老年协会老年人活动中心喝喝茶、打打牌、聊聊天,身体疲劳的时候就去电子按摩室按摩一下。
69岁的杨代玉老人也参加了小饭桌,“我们这个组有17个人,60岁以上的‘年轻人’最多。我是四组的老年协会分会长,平常我就多照顾下他们。”杨代玉说,村里良好的环境和大家舒畅的心情,让村里人的心态十分年轻。
从晋宁区有关部门获悉,截至今年,晋宁区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已达到79.41岁。眼下,昆阳街道下方古城村“爸妈饭桌”居家养老模式的推行,也为云南各地探索农村新型养老模式作出了有益尝试。
都市时报记者孟俊 通讯员 陆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