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用“制度+科技”推进质量共治

08.12.2017  00:16

借鉴国际先进标准开展食品相关产品风险监测

 

上海用“制度+科技”推进质量共治

 

□ 本报记者 霍一夫

 

监测产品3620余批次,发现风险180余批次,风险发现率5%。上海质监借鉴国际先进标准,主动作为防范风险,对密胺餐具等食品相关产品开展风险监测,查找安全隐患。”这是日前,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情况报告时,上海市质监局局长黄小路就食品相关产品等问题作出的回答。

 

食品相关产品是指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用于食品的洗涤剂、消毒剂等等。在国际上通常称为“食品接触材料”。近年来发生的白酒塑化剂、馒头硅胶蒸垫、不锈钢水壶锰超标等事件,就与食品相关产品直接相关。目前,国家对风险较高的5大类食品相关产品实施生产许可管理,截至10月底,上海市共有获证企业567家。

 

上海市质监局在查找摸底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时发现,企业层面呈现“一多三少”现象,小企业多,规模以上企业少、品牌企业少、专业从业人员少,质量控制水平参差不齐,监督抽查不合格现象时有发生;非发证食品相关产品边界不清,从严格意义上讲,食品相关产品与一般工业品还没有准确的划分,给监管和使用环节带来风险。在社会层面存在着质量安全意识不强,公众知晓度相对不足的情况。

 

如何按照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开展风险研究,实现质量安全隐患“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在简政放权同时,加大事中事后监管?上海市质监局的主要做法是从严监管,分类监管,用“制度+科技”的手段,实现基于风险的智慧监管;持续推进重点产品质量一类一类提升,不断提高食品相关产品质量水平。该局先后开发了移动监管、许可证办理、添加剂查询等多个信息化系统。根据企业质量信用和风险状况,应用“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开展分类分级监管(将企业分为A、B、C三级,每年至少监管1、2、3次)。对非发证企业采用安全评价。3年来共评价企业405家,平均每家企业发现7.5个问题,经督促整改,有力提升了企业质量安全水平。同时,推进简政放权、严格准入、“告知承诺”、“一企一证”等11项改革措施,大大方便了企业办事,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同时,该局严把准入安全关口,引入第三方专业技术组织开展许可审查。3年来共对413家企业换发生产许可证,不予许可43家,不通过率达11%;共清理注销许可证书145张,占发放证书数的35%,严格准入实施效果明显。

 

对于国家标准空白的产品或指标,上海市质监局主动作为,防范风险。该局以预防为主,借鉴国际先进标准开展风险监测,查找安全隐患。共监测产品3620余批次,发现风险180余批次,风险发现率5%,主要风险有:密胺餐具制品非法使用脲醛树脂;食品用纸制品检出欧盟禁止使用的全氟辛酸及其盐类防油剂等。对于重点企业、重点场所则设立风险监测点,以“神秘买家”的方式对重点产品、重点指标定期开展监测,对监测到的风险全部向企业进行警示和后续跟踪。同时,在国内首创开展行业危害因素风险排查,从原料控制、产品设计、生产工艺等多环节全面分析可能存在的行业性安全风险,提出防控措施。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上海局在创新思路上,实现了“4个率先”:一是率先成立了地方专家委员会(上海市食品接触材料专家委员会),二是率先成立了地方行业协会(上海市食品接触材料协会),三是率先成立了监管合作网(目前有11个省参加了区域监管合作网络),四是率先在主流媒体黄金时段集中投播食品相关产品的公益广告,针对有些产品市民无法区分是否可以用于食品的问题,提示社会各界判断食品相关产品时,要认准“食品用”等字样。同时,通过“六管齐下(原料质量保障、技术标准支持、生产条件规范、质保管理服务、第三方组织评价、政府飞行抽查)、六方参与(上游原料企业、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下游销售渠道、市区两级监管部门、地方行业组织、各类技术机构)”,着手打造一次性杯子、保鲜膜两大质量提升合作联盟。

 

随着需求导向、问题导向落实落地,上海质监在推进社会共治、发挥行业协会自律、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上,营造出全社会共同关注质量,关注“上海品质”城市新形象的氛围。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