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村鲟鱼游出产业富民新路子
本报讯(特约记者施云)说到会泽县上村乡的鲟鱼,很少会有人想到就是在牛栏江畔的这条沟谷里,上村鲟鱼在游出国门的同时,还游出了当地百姓产业致富创富的新路子。截至4月10日,上村鲟鱼养殖基地已带动和培育本地鲟鱼养殖大户3户,规模流转土地210亩,实现年产值5000余万元;基地不仅为60余人提供长期稳定的就业岗位,让他们从“土著农民”直接变身“产业工人”,还带动400余户1200余人直接脱贫。
2010年6月,会泽县委政府引进的阿穆尔公司鲟鱼养殖及鱼子酱加工项目落户上村,目前总投资已超过6亿元,成为集“养殖、加工、观光、餐饮”于一体的高标准高原特色产业,建成鲟鱼“鱼子酱”加工出口基地445亩。其中新建鲟鱼种苗繁育区50亩、鲟鱼成鱼养殖区250亩、鲟鱼种鱼储备区129亩、鲟鱼“鱼子酱”、鱼片加工基地21亩,存池鲟鱼达40万尾。鱼子酱加工项目已于3月19日投产,每年可生产鱼子酱20吨,创汇2亿余元。
王大姐是阿穆尔公司上村鲟鱼养殖基地的一名“老工人”,从公司落户上村开始她就一直在基地里打工。正在赶鱼的她满脸微笑地说:“起初由于不懂技术,我干的全是体力活,工资收入也是干一天结算一天,现在我已是公司的专业售鱼工了,每天按时上下班,工作8小时,生活很规律,按月领取3000元的月工资不说,还有年终奖金。现在我一个人的年收入就越过了我家以前一家人辛苦两年的总和。”在基地当“工人”,有稳定的收入是大家眼里最高兴的事,可王大姐说最让她高兴的是“工作”和“生活”两不误。原来王大姐上有80高龄的老人需要照顾,下有正在上中学的孩子。她说:“到外面去打工,挣钱应该没多大问题,可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就没人照管了。现在我在家门前当‘工人’,工作生活两不误不说,还能抽空管理好自家的土地,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在阿穆尔公司上村鲟鱼养殖基地里,像王大姐这样来自本地的“产业工人”就有60多人,加上在3家养殖大户里打工的,上村乡已有超过百人的“土著农民”变身“产业工人”。
在养殖基地采访时,正巧碰到一个休闲山庄的老板来拉鱼。他介绍,他每周来拉一次鲟鱼,每次都买70尾,且必须是3至5公斤的鲟鱼。这引起了我们的好奇。进一步采访中我们得知,原来他的山庄是集旅游、休闲、娱乐和餐饮于一体的,每到周末就会有许多人到那里度假。进入山庄,是游、玩、乐、吃一条龙服务。他把鲟鱼放到鱼塘里让游客们钓,钓到就是自己的,想吃就免费加工,想带走的就带走,不想带走也不想吃或吃不了他就按规定的价格收购。他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们,上村鲟鱼不仅让他的山庄越来越红火,还直接为近百人提供了餐饮服务等就业岗位,助力60余户农村贫困家庭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