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教育厅关于2016年度科技成果拟登记项目情况的公示(三)
为进一步规范高校科技成果登记和信息发布工作,有效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根据《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科技成果登记和信息发布实施办法〉的通知》(云科奖发〔2015〕2号)要求,拟对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完成(或以第一单位完成)的8项研究成果进行登记。现将成果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内,任何对公示内容有异议的单位或个人,请以实名及书面材料的方式向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处反映。
公示时间:2016年4月19日至28日
联系电话:0871-65141725
附件:云南中医学院科技成果拟登记项目
云南省教育厅
2016年4月19日
附件
昆明理工大学科技成果拟登记项目
成果名称:铜冶炼深度脱氧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完成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完成人员:陈雯、毛庆、沈强华、蒋鸿、阴树标、于海波、刘中华、邓戈、何恩、赵宗林、冯丽辉、潘春艳、王玉兰
成果简介:本项目开展"铜冶炼深度脱氧关键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攻关,得到一种铜火法精炼中深度脱氧用还原剂NFA及其应用工艺(含输送系统)。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件及实用新型专利1件 :①一种铜工业深度脱氧用还原剂NFA;② 一种新的固体还原剂自动喷吹系统。③一种用于铜火法精炼的深度脱氧工艺;④一种铜转炉渣还原贫化的方法和设备。⑤一种铜吹炼渣还原贫化设备。还原剂NFA被认定为2015年云南省重点新产品。
主要内容:高杂质粗铜需深度氧化脱杂,导致氧化终点氧含量偏高(5000~10000ppm),目前常规的还原剂一般只能将铜液中的氧脱除至1500~2500ppm,较高的残氧会使阳极板在电解时发生阳极钝化,槽电压升高、电耗增大、阳极泥率升高。本项目主要工作:(1)开发"一种铜工业深度脱氧用还原剂NFA"。结合精炼工艺,确定还原剂NFA合理的化学成分及物理规格、不同原料条件下还原剂NFA所能达到的深度脱氧指标。(2)开发"一种固体还原剂自动喷吹系统"。利用压缩N2(或压缩空气),以气力输送方法,通过给料、增压、混合、输送、称重、喷吹、PLC、气控柜等单元及编程,开发适应还原剂(粒度:0.2~5mm占80%以上、水分:5%~8%、止息角32~36o)输送性质和铜精炼工况的自动喷吹设备,实现还原过程高效化、自动化及信息化。(3) 开发铜深度脱氧工艺。研究不同条件(包括粗铜成分、杂质分布、氧化、还原控制条件、终点控制、工艺接口条件等),对还原剂NFA的喷吹方式、喷吹速度、喷吹量、输送性能等的要求,开发一种适用于铜火法精炼深度脱氧的工艺方法。
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 ①制定出还原剂NFA企业标准(QB/KJC01-2014)。 ②还原剂NFA用于矿铜精炼工艺,残氧量由5000 ppm下降到≤900 ppm。 ③还原剂NFA用于紫杂铜精炼工艺,残氧量由2500 ppm下降到≤30ppm。 ④喷吹系统实现自动控制。与传统喷吹装置相比:减少了低空污染、还原时间缩短20~30%、吨铜还原剂用量下降30%。⑤建成规模10000吨/年的还原剂NFA生产线。
推广应用及经济效益情况:产品销售至云南铜业、云南锡业、赞比亚谦比希铜业、凉山矿业、新疆五鑫铜业、滇中有色金属公司及大冶有色金属公司7家单位,实现销售收入2546万元,利税500余万元;近三年来给产品用户企业带来的累计新增产值约3.5亿元,累计新增利润1441万元的经济效益。具备向其他大中型炼铜企业推广及拓展应用到吹炼渣还原贫化工序中的前景。
2015年12月9日,项目通过验收,综合评分92分;2016年4月13日,项目通过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本项目成果创新性强,整体技术在铜冶炼深度脱氧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市场推广力度,拓展成果应用领域。
成果名称: 柴油机铝合金活塞的传热与结构强度研究
完成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完成人员:雷基林、申立中、毕玉华、文均、温志高、王贵勇、贾德文、宋国富、张宁、姚国仲、刘少华、张生斌、黄粉莲
成果简介:为了满足国Ⅳ以上柴油机铝合金活塞的自主设计开发需求,建立活塞设计的相关理论模型和研发平台,课题结合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发动机活塞温度场试验研究及三维有限元分析”等8项相关科研项目,前后针对四款不同排放标准和不同升功率柴油机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试验设计,采用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柴油机活塞在工作中的传热、热负荷和结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研究,获得了活塞的综合传热系数、温度场、应力场和变形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通过对活塞温度场分布规律和表面综合传热系数的研究,建立了柴油机铝合金活塞传热仿真分析模型;总结了不同强化程度对柴油机铝合金活塞结构刚度和强度的影响规律,揭示了不同强化程度对铝合金活塞应力集中区域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了活塞热-机耦合应力场的影响因素,得到了发动机运行工况对活塞热负荷和传热的影响关系和规律。建立了柴油机铝合金活塞设计的相关计算分析模型和实验研究平台,形成的产品正向设计流程和方法支撑了国Ⅳ以上高功率密度柴油机铝合金活塞的自主设计开发。同时,研发了“活塞热冲击和热疲劳模拟试验台”, 为高功率密度柴油机活塞可靠性和耐久性设计提供了研发手段,填补了国内中小功率高功率密度柴油机活塞热冲击和热疲劳模拟试验台的空白,并且已经成功用于多品种柴油机活塞的开发。项目成果已在多家企业推广应用。截止2015年底,累计新增销售收入23.4亿元,新增利税6.88亿元,下一步将加快成果的推广应用。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与企业共同建立了柴油机活塞现代设计研发团队,培养了一批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篇、EI检索5篇。申请受理国家专利7件,截止目前已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4件。
成果名称: 抗生素环境行为特征及风险控制机制研究
完成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完成人员:潘波、张迪、李浩、吴敏、彭洪波、王驰、王朋
成果简介:抗生素的环境风险引起了全球性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对抗生素类污染物的行为描述和风险控制为目标,深入探讨抗生素在固体颗粒上的吸附机制,特别是环境条件变化对这个吸附过程的控制性影响,考察固体颗粒上的表面官能团、液相中的溶解有机质(DOM)浓度、pH和离子强度对抗生素吸附特征的影响;筛选可以对抗生素风险进行控制的固体颗粒,为抗生素环境归趋和风险预测提供直接工具。
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主要包含以下4个方面:
1.抗生素不同形态对其在碳基颗粒上吸附贡献的定量。首次定量地描述了抗生素不同形态对其在碳基颗粒上吸附的贡献,憎水性作用是抗生素中性分子的主要吸附机制,而离子态抗生素的吸附主要受静电作用的控制;抗生素的分子结构决定了其作为电子供受体的能力,通过影响p-p作用机制而改变抗生素的吸附行为;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对氢键键长及键能的计算,确定抗生素与碳基颗粒之间的氢键作用是重要的吸附机制。
2.分散态碳基颗粒对抗生素的吸附能力与其液相比表面积的关联。碳基颗粒一旦分散,其吸附容量可以提高两个数量级以上;通过液体核磁共振技术首次对碳基颗粒在液相中暴露的表面积进行有效识别,发现分散态碳基颗粒的液相比表面积是聚合态碳基颗粒的两个数量级以上。分散态碳基颗粒对抗生素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表现出极高的风险控制能力,这与其增大的液相比表面积直接相关。
3.基于能量分布的抗生素在碳基颗粒上竞争吸附与补充吸附机制。采用创新性的数据处理方式,比较主要物质吸附的降低量和竞争物质吸附的增加量,定量地描述并证明了多种抗生素共存体系中补充吸附与竞争吸附同时存在,提出对不同性质吸附点位能量分布的识别是理解竞争吸附和补充吸附的前提。
4.高碳底泥热解生物炭与无机矿物对抗生素的协同吸附机制。高碳底泥热解过程中形成的生物炭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其中无机矿物对有机碳的保护作用是主要稳定机制,能够有效锁定碳源,表现出比一般生物质来源的生物炭更强的固碳能力,可以成为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此外,高碳底泥热解生物炭对抗生素表现出高吸附、强解吸滞后等特征,能够有效控制抗生素的环境风险。
以上工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溶解胡敏酸对纳米碳管—药物吸附体系的影响》(408030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阳离子对抗生素—溶解有机质相互作用机理的影响》(40973081)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971)支持下完成。相关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8篇代表性学术论文SCI他引次数105,累计影响因子38.64。
成果名称: 纳米体材料的研究
完成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完成人员:朱心昆、赵昆渝、龚玉兰、陶静梅、李玳、程莲萍、李才巨
成果简介:本研究主要以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依托,主要研究金属纳米体材料的制备、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演变及其强韧化机理、纳米体材料经过热处理之后的力学性能、纳米体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微观组织演变规律等,取得如下成果:
采用机械合金化,“one-step approach”一步法制备出达到理论密度的具有纳米晶粒的体材料(锌、铝和铜及其它合金的块体纳米晶体材料)。本项目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方法用于纳米体材料的制备,为丰富和完善纳米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做出了贡献。
采用剪切冲压实验(Shear Punch Test)得到纳米材料的应变速率敏感系数和激活体积,解释了纳米材料的变形机理。利用剪切冲压实验(Shear Punch Test)来得到M和V*值,揭示了纳米材料的微观变形机理、不同晶粒尺寸下的塑性变形机制及其转变,为深入理解纳米材料的微观变形机理和热稳定性提供了实验和理论支撑。
系统研究各种大塑性变形制备工艺对低层错能铜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低层错能铜合金为研究对象,包括Cu-Ge、Cu-Al-Zn、Cu-Al、Cu-Zn等,在纯铜里添加Ge、Al、Zn等合金元素,建立了制备工艺参数-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材料自身的层错能和塑性变形工艺对材料组织性能的综合影响规律,对解决材料的强度-塑性的倒置关系提供了新思路及实验和理论支撑。
在大应变轧制后的纳米Cu-Al-Zn合金中发现了退火硬化现象:对冷轧和室温轧制的Cu-Al-Zn合金进行了低温退火处理,有硬化现象。在大塑性变形制备的纳米结构低层错能Cu-Ge、Cu-Al、Cu-Zn合金中在一定的退火条件下也发现了硬化现象。研究发现,引起纳米结构低层错能Cu合金退火硬化的主要原因是溶质原子钉扎位错、晶界、孪晶界、层错等缺陷以及在退火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层错和孪晶。探明了铜合金退火后硬度的变化规律,解释了引起退火硬化现象的主要因素,为纳米铜合金热处理工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对纳米金属体材料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得到了同行专家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云南省的有色金属资源,特别是铜的储量很丰富,在今后的研究中,如果能将这些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和云南省铜产业的实际工程应用有效结合,将对云南省铜材料的制备、加工和应用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加快地方科技的发展步伐、促进云南有色金属工业向纵深方向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昆明医科大学科技成果拟登记项目
成果名称:中缅边境恶性疟原虫抗药性研究及中国猴疟的种属研究
完成单位:昆明医科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完成人: 杨照青(昆明医科大学),黄亚铭(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何永蜀(昆明医科大学),张荣平(昆明医科大学),吴兰鸥(昆明医科大学),杨恒林(云南寄生虫病防治所),孙晓东(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刘 慧(云南寄生虫病防治所)
成果简介:
该成果是在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由昆明医科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等3个单位的科学工作者,历时7年共同完成。主要对中缅边境的恶性疟原虫的抗药性和对抗药性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取得如下科学发现和理论成果:
1.对中缅边境恶性疟原虫的抗药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首次通过精确测定方法测定抗药性,得出了该地区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奎宁已经产生抗药性,而对青蒿素类,甲氟喹、本芴醇依然敏感的结论,并通过对抗药性基因的多态性分析,结合抗药性测定,对抗药性的机理进行了研究。抗药性研究的成果被美国NIH在“Leading research to understand, treat, and prevent infectious, immunologic, and allergic diseases”栏目里面重点介绍。
2.对中国中越边境发现的自然感染猴疟的种属进行了研究。在国内,首次采用了形态、生活史、分子生物学研究结合的手段研究猴疟种属问题,结果表明我国中越边境有Plasmodium inui自然流行。
3.共发表研究论文27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篇),20篇重要代表作被他引118次(其中SCI论文他引81次);授权专利1项,公开2项;培养研究生18人。
4.该研究为我国疟疾防控,抗药性诊断研究培养了专门人才;研究结果对疟疾的预防,抗疟药的配伍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成果名称:异佛司可林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新药研发
完成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完成人:杨为民 杜晓华 翁稚颖 陈 晨 李 鲜 王 蕾 张 敏 强东进 王 鹏 彭沛华 吴文娟
成果简介:
我国是肺损伤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且该类药物较少,研究开发临床有效的防治药物面临巨大需求和挑战,并将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课题组在2 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2个省级重点新产品研发项目的支持下,首次对云南特有药用植物毛喉鞘蕊花中单体化合物异佛司可林(ISOF),进行了深入的抗肺损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和新药研发,初步研发出一个防治急性及慢性肺损伤的新药产品。为ISOF临床用于防治肺损伤疾病提供科学依据,为开展正式规范的 I 类新药临床前药学、药理、毒理研究工作奠定基础,促进我省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I 类新药产品。项目主要技术内容及创新成果如下:
1.首次发现云南特有药用植物毛喉鞘蕊花中二萜类化合物异佛司可林(ISOF),具有拮抗急性及慢性肺损伤作用。通过动物、离体器官、细胞模型实验证明,ISOF拮抗内毒素、弹性蛋白酶、香烟吸入诱导的动物急性及慢性肺损伤,对动物肺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2.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深入揭示ISOF分子机制,基本确认其作用靶细胞及靶点:ISOF通过激动白细胞及肺上皮细胞上的腺苷酸环化酶(AC),升高环腺苷酸(cAMP),扩张支气管平滑肌,抑制细胞炎症因子(TNF-a,白介素IL-1,6,8,17等)分泌,主要信号通路为AC/cAMP/PKA/NF-kappa B,从而具有拮抗急性及慢性肺损伤作用。
3.深入研发具独立知识产权的I类新药: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首次初步开展ISOF防治急、慢性肺损伤的临床前预研究,首次采用半合成方式获得异佛司可林原料,进行相关研发,质量优于植化提取方法,实现毛喉鞘蕊花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通过ISOF原料半合成、片剂工艺研究,以及原料及片剂质量标准等研究,初步研发出防治肺损伤的ISOF片剂新药产品。ISOF片剂经初步小批量生产实际应用,效果良好,正在进行正式的临床前研究开发。
4.完成项目研究报告三份;申请国内发明专利4项,授权1项,公布3项;PCT申请国际专利2项,进入国家阶段审查4项;发表论文9篇,其中SCI收录1篇,核心期刊2篇;完成硕士学位论文6篇。课题组负责人获省级及市级学术后备及带头人才培养项目,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博士研究生3名。
成果名称:云南省法庭科学DNA数据库的建设与法医学应用
完成单位:昆明医科大学,云南省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
完成人:许冰莹(昆明医科大学),陈立方(云南省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吴道来(云南省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 翟滇(云南省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何玮(云南省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程宝文(云南省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
曾发明(云南省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邢豫民(云南省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李蓝江(昆明医科大学),李秀江(云南省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史斌(云南省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 , 黄颖(昆明医科大学),陈雪云(昆明医科大学),高静(昆明医科大学),许言(昆明医科大学),韩建利(昆明医科大学),唐维(昆明医科大学),王琳(昆明医科大学),张雯(昆明医科大学),周莹(昆明医科大学)
成果简介:
该研究立足于解决司法实践中的法医生物检材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的需要,自2007年 9 月至今,获多个基金项目支持,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 项,云南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项,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3项,国家公安部科技计划项目1项,云南省教育厅基金1项,昆明医科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1项,昆明医科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8项,昆明市科技创新团队 1项和昆明市学术带头人项目1项。课题组针对云南尚缺乏各民族法医遗传标记的群体遗传学数据以及全国公安机关DNA数据库应用系统建设需要的现状,开展了适合云南人群的法医人类遗传标记研究,为分子人类学提供群体遗传学数据,为社会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策略和尝试,为打击犯罪、维护公共安全作出积极贡献,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获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如下:
1.以云南省26个民族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和验证了适合云南人群的法医人类遗传标记,检测分析了云南人群29200份样本,建立了云南人群法庭科学基础DNA数据库(常染色体STR基础DNA数据库、Y染色体Y-STR和Y-SNP基础DNA数据库);
2.建立了一种锁定犯罪嫌疑人群的刑事案件侦破模式,建立了全国公安机关DNA数据库应用系统云南省级库,研发“云南刑侦网上作战平台DNA数据比对串并系统”并广泛应用于侦查破案工作中。
3.在全省建立了21个DNA实验室;云南省公安厅法医DNA实验室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
4.发表学术论文54篇,其中SCI收录13篇;培养了82名法医DNA检验专业技术人员.
成果名称:脊髓损伤后细胞因子表达、调控及关键分子作用机制研究
完成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完成人:刘 佳,王廷华,倪师今,王 芳,王振宇,习杨彦彬
成果简介:
该成果在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个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个云南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面上项目基金的资助下,由昆明医科大学的科研工作者,历时十年共同完成。主要对正常和损伤后脊髓中细胞因子的配布和表达变化进行研究,确定其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取得如下科学发现和成绩:
1.分别在低等的啮齿类动物大鼠和高等的灵长类动物猴子的正常的脊髓中发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 (NT-3)、神经营养素-4(NT-4)、神经生长因子(NGF)、多肽生长因子(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睫状神经因子(CNTF)、胶质细胞源性生长因子(GDNF)、表皮生长因子(EGF)、c- jun、c- fos、Bcl-2、Bax、Fas/FasL、P物质(SP)等表达;
2.在损伤的脊髓中发现:Caspase3、Bax、Fas/FasL、血管活性肠肽(VIP)、SP等表达升高;NGF、BDNF、NT-3、NT-4、GDNF、bFGF、Bcl-2、蛋白二硫键异构酶、磷酸苷油酸变位酶1、热休克蛋白70、ATP合成酶α链、丙酮酸脱氢酶β亚基、载脂蛋白A前体、肌球蛋白调节轻链异构体b/2、三磷酸苷油醛脱氢酶、表达降低。同时,利用Tunel染色和增殖染色检测脊髓损伤后损伤区域及周边组织的细胞凋亡与存活情况,观察神经再生及细胞凋亡与存活情况;并建立细胞因子与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及存活两者之间的关系;
3.通过基因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确定了三种细胞因子(BDNF、NT-3、NGF)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重要作用;
4.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出一些重要的细胞因子的信号通路,发现了和脊髓损伤修复密切相关的关键信号分子,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综上,该研究在阐明参与脊髓损伤修复的细胞因子表达谱的基础上,确定了与脊髓损伤修复直接相关的中药细胞因子及其信号分子通路,为后续脊髓损伤的生物治疗提供重要的干预靶点和治疗思路。项目研究共发表研究论文4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篇,被引用30多次),培养研究生20余名。
为进一步规范高校科技成果登记和信息发布工作,有效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根据《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科技成果登记和信息发布实施办法〉的通知》(云科奖发〔2015〕2号)要求,拟对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完成(或以第一单位完成)的8项研究成果进行登记。现将成果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内,任何对公示内容有异议的单位或个人,请以实名及书面材料的方式向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处反映。
公示时间:2016年4月19日至28日
联系电话:0871-65141725
附件:云南中医学院科技成果拟登记项目
云南省教育厅
2016年4月19日
附件
昆明理工大学科技成果拟登记项目
成果名称:铜冶炼深度脱氧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完成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完成人员:陈雯、毛庆、沈强华、蒋鸿、阴树标、于海波、刘中华、邓戈、何恩、赵宗林、冯丽辉、潘春艳、王玉兰
成果简介:本项目开展"铜冶炼深度脱氧关键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攻关,得到一种铜火法精炼中深度脱氧用还原剂NFA及其应用工艺(含输送系统)。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件及实用新型专利1件 :①一种铜工业深度脱氧用还原剂NFA;② 一种新的固体还原剂自动喷吹系统。③一种用于铜火法精炼的深度脱氧工艺;④一种铜转炉渣还原贫化的方法和设备。⑤一种铜吹炼渣还原贫化设备。还原剂NFA被认定为2015年云南省重点新产品。
主要内容:高杂质粗铜需深度氧化脱杂,导致氧化终点氧含量偏高(5000~10000ppm),目前常规的还原剂一般只能将铜液中的氧脱除至1500~2500ppm,较高的残氧会使阳极板在电解时发生阳极钝化,槽电压升高、电耗增大、阳极泥率升高。本项目主要工作:(1)开发"一种铜工业深度脱氧用还原剂NFA"。结合精炼工艺,确定还原剂NFA合理的化学成分及物理规格、不同原料条件下还原剂NFA所能达到的深度脱氧指标。(2)开发"一种固体还原剂自动喷吹系统"。利用压缩N2(或压缩空气),以气力输送方法,通过给料、增压、混合、输送、称重、喷吹、PLC、气控柜等单元及编程,开发适应还原剂(粒度:0.2~5mm占80%以上、水分:5%~8%、止息角32~36o)输送性质和铜精炼工况的自动喷吹设备,实现还原过程高效化、自动化及信息化。(3) 开发铜深度脱氧工艺。研究不同条件(包括粗铜成分、杂质分布、氧化、还原控制条件、终点控制、工艺接口条件等),对还原剂NFA的喷吹方式、喷吹速度、喷吹量、输送性能等的要求,开发一种适用于铜火法精炼深度脱氧的工艺方法。
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 ①制定出还原剂NFA企业标准(QB/KJC01-2014)。 ②还原剂NFA用于矿铜精炼工艺,残氧量由5000 ppm下降到≤900 ppm。 ③还原剂NFA用于紫杂铜精炼工艺,残氧量由2500 ppm下降到≤30ppm。 ④喷吹系统实现自动控制。与传统喷吹装置相比:减少了低空污染、还原时间缩短20~30%、吨铜还原剂用量下降30%。⑤建成规模10000吨/年的还原剂NFA生产线。
推广应用及经济效益情况:产品销售至云南铜业、云南锡业、赞比亚谦比希铜业、凉山矿业、新疆五鑫铜业、滇中有色金属公司及大冶有色金属公司7家单位,实现销售收入2546万元,利税500余万元;近三年来给产品用户企业带来的累计新增产值约3.5亿元,累计新增利润1441万元的经济效益。具备向其他大中型炼铜企业推广及拓展应用到吹炼渣还原贫化工序中的前景。
2015年12月9日,项目通过验收,综合评分92分;2016年4月13日,项目通过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本项目成果创新性强,整体技术在铜冶炼深度脱氧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市场推广力度,拓展成果应用领域。
成果名称: 柴油机铝合金活塞的传热与结构强度研究
完成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完成人员:雷基林、申立中、毕玉华、文均、温志高、王贵勇、贾德文、宋国富、张宁、姚国仲、刘少华、张生斌、黄粉莲
成果简介:为了满足国Ⅳ以上柴油机铝合金活塞的自主设计开发需求,建立活塞设计的相关理论模型和研发平台,课题结合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发动机活塞温度场试验研究及三维有限元分析”等8项相关科研项目,前后针对四款不同排放标准和不同升功率柴油机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试验设计,采用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柴油机活塞在工作中的传热、热负荷和结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研究,获得了活塞的综合传热系数、温度场、应力场和变形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通过对活塞温度场分布规律和表面综合传热系数的研究,建立了柴油机铝合金活塞传热仿真分析模型;总结了不同强化程度对柴油机铝合金活塞结构刚度和强度的影响规律,揭示了不同强化程度对铝合金活塞应力集中区域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了活塞热-机耦合应力场的影响因素,得到了发动机运行工况对活塞热负荷和传热的影响关系和规律。建立了柴油机铝合金活塞设计的相关计算分析模型和实验研究平台,形成的产品正向设计流程和方法支撑了国Ⅳ以上高功率密度柴油机铝合金活塞的自主设计开发。同时,研发了“活塞热冲击和热疲劳模拟试验台”, 为高功率密度柴油机活塞可靠性和耐久性设计提供了研发手段,填补了国内中小功率高功率密度柴油机活塞热冲击和热疲劳模拟试验台的空白,并且已经成功用于多品种柴油机活塞的开发。项目成果已在多家企业推广应用。截止2015年底,累计新增销售收入23.4亿元,新增利税6.88亿元,下一步将加快成果的推广应用。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与企业共同建立了柴油机活塞现代设计研发团队,培养了一批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篇、EI检索5篇。申请受理国家专利7件,截止目前已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4件。
成果名称: 抗生素环境行为特征及风险控制机制研究
完成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完成人员:潘波、张迪、李浩、吴敏、彭洪波、王驰、王朋
成果简介:抗生素的环境风险引起了全球性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对抗生素类污染物的行为描述和风险控制为目标,深入探讨抗生素在固体颗粒上的吸附机制,特别是环境条件变化对这个吸附过程的控制性影响,考察固体颗粒上的表面官能团、液相中的溶解有机质(DOM)浓度、pH和离子强度对抗生素吸附特征的影响;筛选可以对抗生素风险进行控制的固体颗粒,为抗生素环境归趋和风险预测提供直接工具。
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主要包含以下4个方面:
1.抗生素不同形态对其在碳基颗粒上吸附贡献的定量。首次定量地描述了抗生素不同形态对其在碳基颗粒上吸附的贡献,憎水性作用是抗生素中性分子的主要吸附机制,而离子态抗生素的吸附主要受静电作用的控制;抗生素的分子结构决定了其作为电子供受体的能力,通过影响p-p作用机制而改变抗生素的吸附行为;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对氢键键长及键能的计算,确定抗生素与碳基颗粒之间的氢键作用是重要的吸附机制。
2.分散态碳基颗粒对抗生素的吸附能力与其液相比表面积的关联。碳基颗粒一旦分散,其吸附容量可以提高两个数量级以上;通过液体核磁共振技术首次对碳基颗粒在液相中暴露的表面积进行有效识别,发现分散态碳基颗粒的液相比表面积是聚合态碳基颗粒的两个数量级以上。分散态碳基颗粒对抗生素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表现出极高的风险控制能力,这与其增大的液相比表面积直接相关。
3.基于能量分布的抗生素在碳基颗粒上竞争吸附与补充吸附机制。采用创新性的数据处理方式,比较主要物质吸附的降低量和竞争物质吸附的增加量,定量地描述并证明了多种抗生素共存体系中补充吸附与竞争吸附同时存在,提出对不同性质吸附点位能量分布的识别是理解竞争吸附和补充吸附的前提。
4.高碳底泥热解生物炭与无机矿物对抗生素的协同吸附机制。高碳底泥热解过程中形成的生物炭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其中无机矿物对有机碳的保护作用是主要稳定机制,能够有效锁定碳源,表现出比一般生物质来源的生物炭更强的固碳能力,可以成为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此外,高碳底泥热解生物炭对抗生素表现出高吸附、强解吸滞后等特征,能够有效控制抗生素的环境风险。
以上工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溶解胡敏酸对纳米碳管—药物吸附体系的影响》(408030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阳离子对抗生素—溶解有机质相互作用机理的影响》(40973081)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971)支持下完成。相关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8篇代表性学术论文SCI他引次数105,累计影响因子38.64。
成果名称: 纳米体材料的研究
完成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完成人员:朱心昆、赵昆渝、龚玉兰、陶静梅、李玳、程莲萍、李才巨
成果简介:本研究主要以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依托,主要研究金属纳米体材料的制备、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演变及其强韧化机理、纳米体材料经过热处理之后的力学性能、纳米体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微观组织演变规律等,取得如下成果:
采用机械合金化,“one-step approach”一步法制备出达到理论密度的具有纳米晶粒的体材料(锌、铝和铜及其它合金的块体纳米晶体材料)。本项目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方法用于纳米体材料的制备,为丰富和完善纳米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做出了贡献。
采用剪切冲压实验(Shear Punch Test)得到纳米材料的应变速率敏感系数和激活体积,解释了纳米材料的变形机理。利用剪切冲压实验(Shear Punch Test)来得到M和V*值,揭示了纳米材料的微观变形机理、不同晶粒尺寸下的塑性变形机制及其转变,为深入理解纳米材料的微观变形机理和热稳定性提供了实验和理论支撑。
系统研究各种大塑性变形制备工艺对低层错能铜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低层错能铜合金为研究对象,包括Cu-Ge、Cu-Al-Zn、Cu-Al、Cu-Zn等,在纯铜里添加Ge、Al、Zn等合金元素,建立了制备工艺参数-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材料自身的层错能和塑性变形工艺对材料组织性能的综合影响规律,对解决材料的强度-塑性的倒置关系提供了新思路及实验和理论支撑。
在大应变轧制后的纳米Cu-Al-Zn合金中发现了退火硬化现象:对冷轧和室温轧制的Cu-Al-Zn合金进行了低温退火处理,有硬化现象。在大塑性变形制备的纳米结构低层错能Cu-Ge、Cu-Al、Cu-Zn合金中在一定的退火条件下也发现了硬化现象。研究发现,引起纳米结构低层错能Cu合金退火硬化的主要原因是溶质原子钉扎位错、晶界、孪晶界、层错等缺陷以及在退火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层错和孪晶。探明了铜合金退火后硬度的变化规律,解释了引起退火硬化现象的主要因素,为纳米铜合金热处理工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对纳米金属体材料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得到了同行专家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云南省的有色金属资源,特别是铜的储量很丰富,在今后的研究中,如果能将这些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和云南省铜产业的实际工程应用有效结合,将对云南省铜材料的制备、加工和应用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加快地方科技的发展步伐、促进云南有色金属工业向纵深方向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昆明医科大学科技成果拟登记项目
成果名称:中缅边境恶性疟原虫抗药性研究及中国猴疟的种属研究
完成单位:昆明医科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完成人: 杨照青(昆明医科大学),黄亚铭(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何永蜀(昆明医科大学),张荣平(昆明医科大学),吴兰鸥(昆明医科大学),杨恒林(云南寄生虫病防治所),孙晓东(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刘 慧(云南寄生虫病防治所)
成果简介:
该成果是在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由昆明医科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等3个单位的科学工作者,历时7年共同完成。主要对中缅边境的恶性疟原虫的抗药性和对抗药性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取得如下科学发现和理论成果:
1.对中缅边境恶性疟原虫的抗药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首次通过精确测定方法测定抗药性,得出了该地区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奎宁已经产生抗药性,而对青蒿素类,甲氟喹、本芴醇依然敏感的结论,并通过对抗药性基因的多态性分析,结合抗药性测定,对抗药性的机理进行了研究。抗药性研究的成果被美国NIH在“Leading research to understand, treat, and prevent infectious, immunologic, and allergic diseases”栏目里面重点介绍。
2.对中国中越边境发现的自然感染猴疟的种属进行了研究。在国内,首次采用了形态、生活史、分子生物学研究结合的手段研究猴疟种属问题,结果表明我国中越边境有Plasmodium inui自然流行。
3.共发表研究论文27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篇),20篇重要代表作被他引118次(其中SCI论文他引81次);授权专利1项,公开2项;培养研究生18人。
4.该研究为我国疟疾防控,抗药性诊断研究培养了专门人才;研究结果对疟疾的预防,抗疟药的配伍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成果名称:异佛司可林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新药研发
完成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完成人:杨为民 杜晓华 翁稚颖 陈 晨 李 鲜 王 蕾 张 敏 强东进 王 鹏 彭沛华 吴文娟
成果简介:
我国是肺损伤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且该类药物较少,研究开发临床有效的防治药物面临巨大需求和挑战,并将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课题组在2 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2个省级重点新产品研发项目的支持下,首次对云南特有药用植物毛喉鞘蕊花中单体化合物异佛司可林(ISOF),进行了深入的抗肺损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和新药研发,初步研发出一个防治急性及慢性肺损伤的新药产品。为ISOF临床用于防治肺损伤疾病提供科学依据,为开展正式规范的 I 类新药临床前药学、药理、毒理研究工作奠定基础,促进我省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I 类新药产品。项目主要技术内容及创新成果如下:
1.首次发现云南特有药用植物毛喉鞘蕊花中二萜类化合物异佛司可林(ISOF),具有拮抗急性及慢性肺损伤作用。通过动物、离体器官、细胞模型实验证明,ISOF拮抗内毒素、弹性蛋白酶、香烟吸入诱导的动物急性及慢性肺损伤,对动物肺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2.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深入揭示ISOF分子机制,基本确认其作用靶细胞及靶点:ISOF通过激动白细胞及肺上皮细胞上的腺苷酸环化酶(AC),升高环腺苷酸(cAMP),扩张支气管平滑肌,抑制细胞炎症因子(TNF-a,白介素IL-1,6,8,17等)分泌,主要信号通路为AC/cAMP/PKA/NF-kappa B,从而具有拮抗急性及慢性肺损伤作用。
3.深入研发具独立知识产权的I类新药: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首次初步开展ISOF防治急、慢性肺损伤的临床前预研究,首次采用半合成方式获得异佛司可林原料,进行相关研发,质量优于植化提取方法,实现毛喉鞘蕊花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通过ISOF原料半合成、片剂工艺研究,以及原料及片剂质量标准等研究,初步研发出防治肺损伤的ISOF片剂新药产品。ISOF片剂经初步小批量生产实际应用,效果良好,正在进行正式的临床前研究开发。
4.完成项目研究报告三份;申请国内发明专利4项,授权1项,公布3项;PCT申请国际专利2项,进入国家阶段审查4项;发表论文9篇,其中SCI收录1篇,核心期刊2篇;完成硕士学位论文6篇。课题组负责人获省级及市级学术后备及带头人才培养项目,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博士研究生3名。
成果名称:云南省法庭科学DNA数据库的建设与法医学应用
完成单位:昆明医科大学,云南省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
完成人:许冰莹(昆明医科大学),陈立方(云南省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吴道来(云南省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 翟滇(云南省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何玮(云南省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程宝文(云南省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
曾发明(云南省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邢豫民(云南省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李蓝江(昆明医科大学),李秀江(云南省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史斌(云南省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 , 黄颖(昆明医科大学),陈雪云(昆明医科大学),高静(昆明医科大学),许言(昆明医科大学),韩建利(昆明医科大学),唐维(昆明医科大学),王琳(昆明医科大学),张雯(昆明医科大学),周莹(昆明医科大学)
成果简介:
该研究立足于解决司法实践中的法医生物检材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的需要,自2007年 9 月至今,获多个基金项目支持,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 项,云南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项,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3项,国家公安部科技计划项目1项,云南省教育厅基金1项,昆明医科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1项,昆明医科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8项,昆明市科技创新团队 1项和昆明市学术带头人项目1项。课题组针对云南尚缺乏各民族法医遗传标记的群体遗传学数据以及全国公安机关DNA数据库应用系统建设需要的现状,开展了适合云南人群的法医人类遗传标记研究,为分子人类学提供群体遗传学数据,为社会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策略和尝试,为打击犯罪、维护公共安全作出积极贡献,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获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如下:
1.以云南省26个民族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和验证了适合云南人群的法医人类遗传标记,检测分析了云南人群29200份样本,建立了云南人群法庭科学基础DNA数据库(常染色体STR基础DNA数据库、Y染色体Y-STR和Y-SNP基础DNA数据库);
2.建立了一种锁定犯罪嫌疑人群的刑事案件侦破模式,建立了全国公安机关DNA数据库应用系统云南省级库,研发“云南刑侦网上作战平台DNA数据比对串并系统”并广泛应用于侦查破案工作中。
3.在全省建立了21个DNA实验室;云南省公安厅法医DNA实验室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
4.发表学术论文54篇,其中SCI收录13篇;培养了82名法医DNA检验专业技术人员.
成果名称:脊髓损伤后细胞因子表达、调控及关键分子作用机制研究
完成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完成人:刘 佳,王廷华,倪师今,王 芳,王振宇,习杨彦彬
成果简介:
该成果在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个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个云南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面上项目基金的资助下,由昆明医科大学的科研工作者,历时十年共同完成。主要对正常和损伤后脊髓中细胞因子的配布和表达变化进行研究,确定其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取得如下科学发现和成绩:
1.分别在低等的啮齿类动物大鼠和高等的灵长类动物猴子的正常的脊髓中发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 (NT-3)、神经营养素-4(NT-4)、神经生长因子(NGF)、多肽生长因子(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睫状神经因子(CNTF)、胶质细胞源性生长因子(GDNF)、表皮生长因子(EGF)、c- jun、c- fos、Bcl-2、Bax、Fas/FasL、P物质(SP)等表达;
2.在损伤的脊髓中发现:Caspase3、Bax、Fas/FasL、血管活性肠肽(VIP)、SP等表达升高;NGF、BDNF、NT-3、NT-4、GDNF、bFGF、Bcl-2、蛋白二硫键异构酶、磷酸苷油酸变位酶1、热休克蛋白70、ATP合成酶α链、丙酮酸脱氢酶β亚基、载脂蛋白A前体、肌球蛋白调节轻链异构体b/2、三磷酸苷油醛脱氢酶、表达降低。同时,利用Tunel染色和增殖染色检测脊髓损伤后损伤区域及周边组织的细胞凋亡与存活情况,观察神经再生及细胞凋亡与存活情况;并建立细胞因子与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及存活两者之间的关系;
3.通过基因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确定了三种细胞因子(BDNF、NT-3、NGF)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重要作用;
4.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出一些重要的细胞因子的信号通路,发现了和脊髓损伤修复密切相关的关键信号分子,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综上,该研究在阐明参与脊髓损伤修复的细胞因子表达谱的基础上,确定了与脊髓损伤修复直接相关的中药细胞因子及其信号分子通路,为后续脊髓损伤的生物治疗提供重要的干预靶点和治疗思路。项目研究共发表研究论文4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篇,被引用30多次),培养研究生20余名。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