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要贴近群众

12.12.2015  21:52

     编者按: 今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全国党员干部群众按照《方案》要求积极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宣讲家网结合自身职能和工作实际,推出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系列评论,促进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落实与深化。近期,本网根据“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形势和任务,推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系列评论,供大家参阅。

    “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要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的一段话。这段话,既揭示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也蕴含着文艺工作者应当深刻领悟的基本道理。这个道理引申到领导干部为官之道和行为准则,那就是:“三严三实”要贴近群众。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党只有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永远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获得不竭的力量源泉。贴近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适合人民群众的要求,就是党的性质、宗旨的生动体现和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深刻揭示。回顾历史不难看出,我们党正是努力去贴近群众、适合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竭诚为他们谋利益、谋幸福,才赢得了他们的支持、拥护和信赖,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可以说,“三严三实”贴近群众,既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体现,也是我们共产党人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原则。

     贴近群众,首先要解决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感情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文艺创作时指出:“我讲要深入生活,有些同志人是下去了,但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并没有带着心,并没有动真情。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拆除‘心’的围墙,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这个“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落实于践行“三严三实”,就是要体现到“心里装着群众,真心实意为民”上,这是“三严三实”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也是检验领导干部是否“带着心”、有没有动真情的试金石。如果说“身入”是表象,“心入”、“情入”则是本质。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这个“”和“”,既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真知灼见,是源自于“人民是父母,我是人民好儿郎”的真实情感。思想是行为先导,只有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相信和依靠群众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切实解决既“身入”、更“心入”、“情入”的问题,才能真正提高“心里装着群众,真心实意为民”的自觉性。没有这个作基石和支撑,即使“身入”了群众,也不可能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就像葫芦掉进井里,在下面漂着,因此也不可能真正成为群众眼里的“贴心人”,拆除“”的围墙、解决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感情问题,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贴近群众,要义是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 唯有真实最动人。一级政府一个领导干部是真心贴近群众还是假意秀姿态,是一心一意还是三心二意、半心半意?群众并不只是看你说得如何,更主要的是看你做得怎样。类似出一个证明却要让人十遍八遍跑腿,即便你口头上“为人民服务”说得再好听,群众也不会信你的里格楞;类似群众摊上难事儿急得火急火燎,你却在那儿一步三摇、慢慢腾腾,“三严三实”的道理讲得再透彻,也感动不了群众;类似明明是应办能办或者辛苦一下就能解决的问题,你却非得拖到媒体曝光倒逼、高层领导发话督催,事情即使办了群众也高兴不起来。因此,贴近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一要有为官要为、愿为、能为、善为的态度和行动,二要有为群众办事“等不起”、“慢不得”、“马上办”的责任和急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又是最通情达理的。领导干部常忧民之忧,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上,问题不解决就寝食难安,即便是结果不尽人意,群众也会领情;领导干部把群众当成自己血脉相连的亲人,放下架子、深入群众、深入实践,解群众之所思,急群众之所急,以雷厉风行精神为群众排忧解难,就能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建立起亲人般的感情。这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做群众工作要将心比心,换取真心。群众在党员干部心里的分量有多重,党员干部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一个党员干部只要心里装着群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实事,人民群众就惦记他、信任他、支持他”。人民群众的这种信任和支持,是以真心换真心、以真情还真情的,由此而建立起的血肉联系是牢不可破的。

     贴近群众,最见功底的是让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服务人民、为民谋福祉,始终是我们党最宝贵的政治文化基因,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始终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力量优势。“三严三实”贴近群众、适应群众要求,实际上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一方面,践行“三严三实”、推动党的事业创新发展,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一切决策的目标都应体现群众的需求,反映群众的愿望,落实群众的利益,让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并在群众中接受检验和评判,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我们的决策是否正确、执行是否到位;另一方面,推动创新发展是人民群众自我解放的伟大事业,应当多渠道、多方式地接受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地集中民意,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让人民监督决策的执行过程,确保决策的执行不偏离健康有序的轨道,确保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既是党执政的手段或方式,也是党执政的价值所在。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 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要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推动创新发展的过程,就是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实践表明,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决策才会贴近群众、更符合群众的愿望,更能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更加卓有成效地推进创新发展。

    “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人民是天,没有比人民更高的;人民是地,没有比人民更深厚的;人民是海,没有比人民更博大的。我们党与人民的关系,是鲲鹏与高天、巨舟与沧海、大树与土壤的关系,没有人民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党就没有生存的本源,就像树高万丈仍然要依附于大地一样。作为执政党的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有执政意识和群众意识,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必须始终贴近群众,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观点,始终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党自诞生以来的历史充分证明,得民心,党就能发展、壮大;失民心,党便遭受挫折、损失。只有得民心,才能保证我们党与时俱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于永军)

编辑:王莹责任编辑:徐婷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