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毕业生达16.2万 有意创业者不知相关扶持政策
毕业季后的8月,就业成为时下最热的话题。据有关资料显示,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49万人,云南省高校毕业生相比2014年增加近1万人,达到16.2万人,就业再次面临新的挑战。先找个单位“栖身”?考公务员?还是自主创业?去年年底和今年5月,国家教育部以及国务院先后发文,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但究竟该如何创业?国家有什么样的优惠政策?绝大多数大学生依旧是“两眼一抹黑”。就昆明而言,究竟有没有一个可以有效帮助毕业大学生创业的平台?
失败案例
单打独斗 公司半年后关门
黄智是2010届的本科毕业生。去年,他揣着这几年工作积攒下来的5万元,原本打算与两个朋友创办一家科技公司,但万万没想到创业之初就遇到各种问题。
首先面临的最棘手问题就是创业资金不足,导致租赁办公室、招聘员工等一系列工作难以推进。据黄智介绍,目前昆明市的写字楼租金集中在50元至80元/平米,有些高端写字楼甚至达到100元至200元/平米。如果租用一间100平米的办公室,按照70元/平米计算的话,一个月至少得7000元,对于一个初创企业来说,可谓是一笔大开销。
其次,缺乏客户积累也是他们创业面临的一大难题。黄智说,为跑业务,他几乎发动身边所有亲朋好友的力量,挖掘身边的所有潜在客户。但很多客户对新公司的实力和发展仍然持怀疑态度,导致他们公司很难接到大单。
除了“外患”,“内忧”也是一大烦恼。黄智他们公司一共3名合伙人,由于3人都是大学毕业不到5年的年轻人,每个人对公司的发展前景和规划都有着各自的想法和理念。为此,每次开会他们都争得面红耳赤。
最终,因为资金困难、业务量少等原因,黄智的公司在试运行半年后便停业,他不得不重新回到职场。
黄智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并非个例。据昆明北理工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熊景杰介绍,目前许多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短缺、资源不足,毫无经营和管理公司的经验和知识。
虽然大学生创业路布满“荆棘”,但每年还是有大批大学毕业生怀揣着创业梦想。在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的毕业生就业调查中,有50%的人有自主创业的意向,10%的人准备工作两至三年后,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再选择创业。数据表明,自主创业成了大学毕业后继找工作后的第二选择。
成功案例
借力政策 顺利孵化并做大
虽然像黄智这样的创业失败案例很多,但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也为数不少,其中的秘诀是:借助政府政策帮助,利用创业园区走上成功之路。
2009年,昆明市率先在云南省探索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截至2011年12月,昆明市各县(市)区和开发(度假)园区都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目前昆明市已建成大学生创业园35个,在孵创业项目599个,从2009年至今,依靠大学生创业已带动就业7855人,累计孵化项目269个。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金鼎园的昆明北理工孵化平台,3栋7层楼的办公楼里面有上百家大学生、青年自主创业的公司。走进大学生创业园内的任何一间办公室,统一的标准配置:20平米的办公室、两张办公桌椅、一套待客沙发茶几、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一个饮水机,满足了初创公司所需要的基本办公设备。
今年30多岁的孙建辉,是云南尼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两年前,他和两名留学生合作,开始经营跨境电子商务生意,通过阿里巴巴出口通平台,将国内生产的望远镜销售到欧美等一些国家。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单纯的销售望远镜,赚取望远镜中间差价已无法满足公司今后的发展需要。面对公司发展的瓶颈期,孙建辉说:“那时我就感觉自己在闭门造车,只知道卖东西,卖好价钱,可是对于公司的发展却没有方向。”
今年3月,他申请进入五华区大学生创业平台。进入园区后,他放弃原来自己租用的200多平米的办公楼,搬进20平米的免费办公室。虽然办公环境大不如前,可是他们却非常高兴。“自从来园区后,孵化平台的工作人员给了我许多专业的意见和想法,对公司的发展都非常有用。”
园区内,和孙建辉情况相似的还有几家公司,大家进入园区最看重的也许不仅仅是20平米的免费办公室,更重要的是创业平台带给企业的视野、资源和想法。五华区劳动就业服务局局长刘涛表示,大学生创业园实行“政企合作”,即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服务配套。相对于单纯交给政府管理或交给企业管理,政企合作更好地整合了政府的政策资源和企业平台公司的市场资源优势,实现了促进青年创业就业的合作共赢。
政策
面对庞大的创业人数,从2009年开始,昆明已开展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相关工作,但受到宣传不到位等诸多因素影响,许多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对于政府给予的创业政策还是“两眼一抹黑”。那么,在昆明究竟有哪些政策和平台能够提供帮助呢?
A给平台
首先,凡毕业5年以内(含应届毕业生)的全国大学生创业者,只要有梦想,都可以带着自己的创业计划去公司注册地的就业局申请入驻创业园。各创业园收到创业计划后,会定期召开创业评审会。邀请一些企业家、创业导师等创业梦想“筑梦人”,对创业计划进行评估,若被认定为具有市场发展潜力,即可入驻到相关的创业园。入驻后,企业可免费使用两年的办公场地和办公设备。两年后,如果企业发展较好,可进入孵化园,以低于市场租金的价格租用办公场地。
B给资金
不仅如此,昆明市政府还出台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贷免扶补”“云岭大学生创业项目扶持政策”及专门针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贷款政策。
C给经验
相对于免费的办公场地、贷款等物质层面的帮扶,对大学生创业者来说,“精神层面”的指导可谓更加重要。为此,各创业园专门邀请一些企业高管、创业成功者及创业导师等组成一支创业“筑梦队”,手把手对入园企业进行创业指导。据了解,目前昆明市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导师队伍20余支,有创业导师200余人,创业导师在为创业者开展创业服务的基础上,还充分发挥自身影响力,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人脉、客户、信息等资源支持。
不足
入园、贷款等
门槛都不低
虽然各创业园都给予大学生创业者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支持,但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却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一帆风顺。以五华区大学生创业园为例,从2013年开始五华区大学生创业园已有32家出园,进入社会后的成活率大约为71%,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剩余的29%创业失败呢?
记者发现,导致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政策宣传不足
许多大学生对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并不了解。采访中,记者随机采访10名大学生,都表示不清楚昆明各区创业园的具体位置,对于申请大学生创业等政策可谓一头雾水。
第二,贷款门槛很高
由于大学生创业贷款属于政策性贷款,目前仅有云南省农村信用合作银行在发放此项贷款,并且还需通过人社、财政、人行、工信委等推荐,并不接受大学生个人申请。
第三、创业园不好进
首先,申请者必须是毕业5年以内(含5年);其次,该名大学生必须在公司内占股达30%,属于公司内的核心管理人员;第三,企业经营范围最好属于高新科技行业;第四,申请入园的公司项目需通过专家评审,只有打分在80分以上,被认定为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企业才能入园。
第四、容易“理想化”
采访中,一些大学生表示,虽然想创业,但在创业项目、创业方向的选择上还是比较迷茫。黄智2010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他表示大学期间学校并没有开设创业辅导的课程,所以对于该如何创业,基本都是自己凭空想象。除上述原因外,资金、客户、社会资源、经验缺乏都是导致大学生创业路布满荆棘的主要原因。
记者陈姝羽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