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岳:22万亿元小微融资缺口如何补
近年来,政府及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新政策、新举措,包括更大幅度的税收优惠、更宽松的货币政策、更灵活的核销政策、更具针对性的金融监管指标等。然而,小微金融在整个金融服务体系中仍属于薄弱环节,与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小微企业的期望仍有一定的差距,核心问题还是“融资难”和“融资贵”。
“融资难”突出表现为小微企业获取贷款难。据统计,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缺口高达22万亿元。由于提供资信证明难、抵押担保难等原因,小微企业普遍感觉从银行“融资难”。
所谓“融资贵”,关键是银行产品服务供给与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存在错位。因为“贷长用短”、“贷多用少”、“贷低价高”,以及引入担保公司等第三方机构须额外支付一笔费用等原因,小微企业的融资综合成本高。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样也困扰着银行。一是风险成本高。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定价存在“风险溢价”因素。二是运营成本高。传统信贷模式下,一笔小微贷款与大中型企业贷款所耗费的人力、时间相差无几。三是资金成本高。近年来银行业的负债成本显著上升,且大多数小微企业资金实力有限,整个小微企业客户群在银行的资产负债难以实现自我平衡,因此小微贷款利率对银行资金成本更为敏感。
针对“融资难”,需要变革小微融资产品运作模式。一是改变风险识别方式,如针对小微企业财务报表规范性不高的情况,银行可通过与小微客户有经营往来的核心客户、客户所处专业市场的管理方、政府部门、电商平台等,收集订单、租金、税费等非直接财务信息,描绘特定产业集群小微客户群“脸谱”和金融交易行为特征,提升贷款审批效率。二是改变授信提供模式。对于抵押担保不足但经营前景看好的小微企业,银行完全有条件基于企业第一还款来源和企业主个人信用发放纯信用贷款,并依托“大数定律”分散风险,简化贷款申请流程。三是改变信贷审批模式,在准入条件、审批条款等方面设立统一的评判指标和流程,让审批环节大部分通过系统自动完成,提升贷款发放效率。
针对“融资贵”,银行除了要持续规范定价和收费管理,更要对融资产品的推广方式和设计原理进行创新。一方面,着力缩短银行与小微客户的距离,减少对中介机构在进件转介、风险评估等方面的依赖,为客户节约融资附加成本;另一方面,提高小微客户的信贷资金周转速度,打破客户申请贷款时须提前设定期限金额等传统做法,让客户真正做到“所需即所得,不需即可还,用多少贷多少”。
对于小微金融产品,还有一些延伸思考。
一是产品功能既专业化又多元化。融资是小微金融的核心和基础,在做好专业融资服务的同时,小微金融产品要向多元化综合服务发展,从与小微企业的“一锤子买卖”变成“一揽子服务”。
二是产品形式既标准化又个性化。一方面,借助科技手段和数据分析,将产品向标准化靠拢,取得效率、成本、风险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另一方面,在产品设计时还要考虑差异性和可移植性,根据客户所在的行业、地区及规模等划分群体,开发有不同针对性的“准标准化”产品,并能迅速复制到具有相似特征的客户群。
三是产品渠道既线上化又贴身化。顺应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银行服务的线上化迁移步伐,传统银行围绕小微金融的探索方向包括:在线风险识别和判断,将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小微目标客群定位、客户准入、额度核定、定价及贷后风险监测全程,为银行产品服务提供决策支持;在线自助业务办理,比如广发银行“小企业手机银行”,将小企业主个人账户与公司账户进行有效关联和实现移动管理;在线投融资平台,银行可依托专业、严谨的风险管理技术,探索搭建P2P平台,从信用中介向支付中介乃至信息中介转变;在线离线联动服务模式,充分发挥我国银行业数千个小微专营实体网点的作用,一方面,线上低成本获取客户,线下安排专业团队实行面对面精准营销,另一方面,对于线下已经建立联系的存量客户,后续的服务维护也可部分采用线上模式。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