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绿色食品牌” 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昆明“农业+”融合之变清晰可见

22.10.2018  09:32

以“绿色发展  幸福生活”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下称“本届农博会”)15日落下帷幕。本届农博会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绿色食品牌”等发展方针,聚焦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重点展示了昆明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新成就和农业龙头企业新形象。包括“农业+互联网+”“农业+机械化”“农业+电商”等在内的“农业+”跨界形式,正引领着昆明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昆明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绿色化发展带动提供强有力支撑。

这场融合之变,从展厅到田野,清晰可见。

农业+互联网

红土地有了“新思想

在本届农博会4号展厅浩普智慧展区,一只似船非船的物品引起观众的注意,时常被围观。据昆明浩普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秦岭介绍,该船叫“水产养殖物联网系统”,也称“水产养殖环境监测船”,集智能传感、智能处理与智能控制等物联网技术于一身。从外观看,该船就像一只模型船,却又“长出”一块太阳能板和三根天线。事实上,太阳能板是该船的电力系统,天线是气象和水体的感应探测器。监测船对水质溶解氧、pH值、温度、电导率、盐度等水体指标,可进行实时监控预警、数据分析处理,可根据设定的程序自动操作增氧机等设备。换句话说,养殖户可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实时掌握水质环境信息,及时获取异常信息,进行监测和远程控制,从而实现水产养殖的科学管理,最终实现节能降耗、绿色环保、增产增收的目标。

有了监测船,水也会‘开口说话’。”市农业局市场信息处处长马云辉说,“农业+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让亿万年来从不会表达的红土地有了“新思想”。

为此,2017年,以《昆明“互联网+农业+”行动方案》为框架,结合“智慧昆明”建设,市农业局制定了《昆明智慧农业——农业产业扶贫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并提出了“1+1+1+4”农业大数据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目标。“1”即昆明智慧农业云平台。“1”即昆明市农业产业扶贫大数据中心。“1”即数字农业调度中心。“4”即四大支撑体系:一是“互联网+农业生产”体系,含“互联网+种植业”及“互联网+养殖业”应用子系统;二是“互联网+农业经营”体系,含“互联网+农产品销售”及“互联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子系统;三是“互联网+农业管理”体系,含“互联网+土地确权登记管理”“互联网+土地流转管理”“互联网+集体财务资产管理”“互联网+农业投入品监管”“互联网+农业综合执法管理”“互联网+农产品质量管理”“互联网+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管理”及“互联网+林业资源管理”子系统;四是“互联网+农业服务”体系,含“互联网+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互联网+农技推广服务”“互联网+农业休闲旅游服务”“互联网+农机服务”“互联网+气象服务”“互联网+林业信息服务”子系统。

事实上,昆明的智慧农业并非只停留在方案上,而是实实在在地与红土地融合到了一起。在“农业种植业+智慧技术”应用方面,富民百花山庄及昆明市农业科学院宜良县、西山区试验基地,已建设物联网示范基地210亩。2018年,结合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与农业产业扶贫工作,市农业局拟在昆明易菜农场农产品有限公司东川区红土地镇300亩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推广农业物联网运用。在“农产品质量管理+智慧技术”应用方面,目前昆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在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了快速检测平台。同时,云南凯普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在五华区西翥街道700亩蔬菜生产基地开展高品质农产品标准体系及农产品质量追溯二维码运用体系建设。下一步,昆明将结合全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部署,在全市建设推广高品质农产品标准体系和农产品质量追溯二维码运用体系。

据马云辉透露,目前昆明还计划筹建昆明斗南花卉大数据中心,充分发挥交易引领驱动花卉产业发展的作用,以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电商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等“四化”为目标,促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面融合发展。

农业+机械化

红土地插上“钢铁之翼

高原特色现代农机展区现场成交农机及配套机具40余台(套),成交金额783.68万元;签约订单10份,订单金额100余万元;现场成交金额共计883.68万元,本届农博会农机展区成交额创历届新高……”云南省农业机械行业协会秘书长彭中平说,不仅成交额创了新高,而且成交的农机品类也不再仅限于拖拉机、旋耕机等,而是扩展到果园、青贮、飞行器械等农业机械,这表明昆明农业产业的机械化作业范围,已经从地面拓展到天空,从粮食扩展到果蔬,从一般农机向智慧农机转变。

与展会农机交易规模成正比的还有昆明不断提高的农机化水平。据市农业局农业机械管理处处长吉华勇介绍,近年来,昆明市农业机械不断普及。目前,昆明市各类农机具拥有量达到44万台(套),较上年同期增加1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328万千瓦,较上年同期增加5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个百分点。

9月17日-18日,昆明市青贮玉米机械收获现场会在石林县石林镇老挖村举行。当天,一台9QZ-2900B自走式青贮饲料收获机,现场演示了翻犁、旋耕整地、开沟施肥穴播、田间管理、机械收获等作业,赢得了村民的青睐。这台自走式青贮饲料收获机每小时收割量可达36吨,大大提高了效率。一位村民介绍,采用该机械作业,每亩可产青贮饲料玉米4935公斤,比传统玉米多增收500多元;每头牛可降低饲料成本700多元。通过实施青贮饲料玉米全程机械化,每户平均增收7660元。

不仅是石林县,昆明全市正围绕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以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示范为工作重点,组织协调开展全市农机推广工作。”吉华勇说。

去年,昆明先后以石林、寻甸、禄劝等县(区)为重点,围绕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示范推广新型马铃薯种植机械和马铃薯收获机械,完成马铃薯种植机械作业核心示范100亩,辐射带动1500亩;以石林、东川、禄劝等县(区)为重点,积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秸秆还田适用机械化技术,完成核心示范2300亩,辐射带动周边13000亩;在倘甸、阳宗海、石林、东川、富民等县(区)、开发(度假)区实施新型农机具与农机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项目,推广先进实用的新机具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率,完成核心示范100亩,辐射带动1500亩;在禄劝县和东川区推广高性能水稻插秧机,禄劝县完成水稻机械插秧核心示范30亩,东川区完成核心示范10亩。

此外,昆明还以现场会的形式促进农机技术推广。例如,在东川区铜都街道块河村示范推广4U-83型马铃薯收获机械,解决了马铃薯收获破损的问题;在禄劝县撒营盘镇坎邓村开展2CM-1/2型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现场示范,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说,农业机械为农业效率和效益的提高插上了“钢铁之翼”。

吉华勇表示,今年,昆明因地制宜地开展了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和完善合作机制,推进农机农艺相融合;结合本地特色产业,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科技示范基地,整合畜牧、渔业、林业等部门资源,着力提升畜牧业、渔业、林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主要环节生产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今年增加各类农机具1万台(套)左右,增加农机总动力3万千瓦;增加农机作业面积5万亩,完成农机深松整地作业6.5万亩。

农业+电商

红土地变成“金土地

本届农博会首次举办了阿里“商+直播”,依托阿里巴巴1688产业带首页资源,通过互联网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专业观众实时宣传营销绿色生态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打造“永不落幕的网上农博会”。在这一平台上,来自倘甸的参展商盛锦超第一次见识了电商平台的魅力:原本两三元一公斤的紫心洋芋,在电商平台上售价可以提高一两倍,而且比在老家的赶街天还好卖。这次农博会之行,让盛锦超有了新打算:回去也搞台电脑,上电商平台销售洋芋、白芸豆等农副产品,让红土地变成“金土地”。

盛锦超所想,也是昆明市商务和投促局正在推进的工作。为了引导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将全国主流电商平台先后引进昆明,布局农村电子商务,加快渠道下沉,开展本地化运营。2015年,市政府与阿里巴巴签署合作协议后,双方在跨境进口电子商务、地方特色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方面开展合作,先后共建阿里巴巴进口货源·昆明站、阿里巴巴·昆明产业带,促成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落户宜良县、寻甸县。今年2月,昆明与京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电子商务产业、互联网金融、云计算+大数据、产业扶贫相关领域开展合作。同时,苏宁、乐村淘、淘实惠、猪八戒等电商平台也先后在昆明各县区开展农村电商业务。

近年来,昆明高度重视“互联网+”在农产品营销中的重要作用,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动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建设。据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以促进电子商务与农业农村融合,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在此基础上,市财政设立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全市电子商务发展和创新,截至目前共安排2000余万元支持企业发展。

同时,昆明积极争取“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云南省电子商务兴边富民三年行动计划”等项目支持,禄劝、寻甸、东川先后成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在省商务厅的大力支持下,昆明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兴边富民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乡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先后争取到49个项目,项目建成后全市乡、镇将实现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全覆盖。(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廖兴阳)

数读昆明农业

2018年上半年

全市农业增加值增长5.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85.64万亩,小春粮食总产量预计达  21.3  万吨,实现丰产丰收。

蔬菜总播种面积85.6万亩,总产量174.3万吨,蔬菜外销量144.13万吨。

全市出栏生猪、肉牛、羊分别为195.26万头、13.9万头、40.31万只;出栏家禽3115.89万羽;畜牧业总产值57.85亿元。

2017年

昆明市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成长,全市农业龙头企业485家,实现销售收入803亿元,同比增长29%,带动增收53.7亿元。

新建8个都市农庄,昆明东川太阳谷等24座都市农庄初步建成。10个市级以上重点现代农业园区产值达39亿元。

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71个,入社率达20%以上。

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514.8亿元,与农业总产值比为1.3:1。

斗南花卉市场年产鲜切花67亿枝,交易量55亿枝,综合产值186.2亿元,稳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