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泥石流灾害 把好溪水入湖第一关

22.05.2015  13:31

      □ 本报记者 黑毅鹤 赵子忠

      特约记者 李锦芳

      5月15日上午,沿大理市湾桥镇境内的茫涌溪南侧道路一路西行,只见茫涌溪电站拦河坝至沟口的茫涌溪河段,每隔一段距离就修建了一道横跨茫涌溪两岸的河坝,细细一数,竟有五道之多。五道河坝就像五个巨大的沙漏,等到雨季,湍急而下的溪水、沙石或是其它物源,将在这里经过层层拦挡、过滤。

      “这些就是我们新修的拦沙坝,从今年雨季起,上游下来的洪流将不得不‘过五关’喽!除了拦沙坝,在茫涌溪上游,我们还修建了一道谷坊坝和一段12米长的束流挡墙。茫涌溪泥石流灾害防治只是目前正在实施的三条溪流防治工程之一,除了茫涌溪,还有白石溪和黑龙溪……”大理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袁光清介绍说,历史上,茫涌溪、白石溪和黑龙溪是苍山十八溪中泥石流灾害较为严重的溪流,三条溪流分别位于湾桥镇、银桥镇和大理镇,均为泥石流沟。三条溪流流域中上段呈“滑坡、崩坍发育”,并分布有大量矿山弃渣,松散固体物源丰富,泥沙等物质沿着溪流流入洱海,将危及洱海的生态环境。如流域出现连续强降雨,还可能暴发较大规模的泥石流,将威胁到沿岸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有效减轻泥石流的危害,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州、市相关部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先后投入近千万元资金,历时近10年,采用拦挡、排导等工程措施对茫涌溪、白石溪和黑龙溪泥石流灾害进行治理,同时采取了封山育林、大理石矿闭坑禁采措施保护生态和地质环境。2012年9月召开的省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领导小组会议暨洱海保护工作会议决定实施洱海入湖河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大理市根据会议精神确定实施苍山东坡茫涌溪、白石溪和黑龙溪泥石流灾害综合防治工程,经过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核查、可行性研究和专家评审,今年初,三条溪流的综合防治工程正式施工,预计今年6月中旬完工。

      “茫涌溪、白石溪和黑龙溪泥石流灾害综合防治工程既可防范泥石流自然灾害,还可对保护洱海起到重要的作用,为入湖溪水有效减‘负’。通过设置拦沙坝和谷坊坝等以拦挡工程为主,辅以生物措施的综合治理,可逐步削弱泥石流灾害,逐步减少各条溪流输入洱海的泥沙量,进一步改善洱海流域的生态环境。”袁光清告诉记者,今后几年内,大理市还计划对万花溪、阳溪、双鸳溪、隐仙溪、清碧溪、葶溟溪、莫残溪、白鹤溪、灵泉溪、锦溪等溪流实施泥石流灾害综合防治工程,把好十八溪溪水入湖的第一道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