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通红甸乡种养结合以短养长 林果收入持久

03.05.2015  12:45

上半山是藏富的金疙瘩核桃,下半山是致富的金蛋蛋柑橘,一眼望去,满山绿色。这是一幅印在玉溪市华宁县通红甸乡党委书记普兴华心里的蓝图。

如今,通红甸乡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在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中取得了累累硕果。

政策扶持 贷款养牛

对于通红甸乡长麦地村民李开学来说,此起彼伏的牛叫声就是他的致富奏鸣曲。

李开学是村里养牛的带头户。2013年4月看到政策有扶持,他大着胆子贷款引进了20多头肉牛。2014年,肉牛养殖进入乡里扶持的项目,李开学又带动村里的乡亲,从山东引进了130头西门塔尔牛。

一头牛政府补贴4500元,算下来,每头牛9000多元就能从山东牵到家里。”李开学说,目前他已经有45头西门塔尔牛,俨然成了一个小农场主。

他说,去年冬天出栏5头小牛,每头价值都超过了5000元,养牛这事,值。

2014年12月18日,山羊母村委会长麦地肉牛养殖党支部成立,9名成员既有养牛大户,又有兽医工作人员。养殖户每个月都集中学习一次。

今年还要引进120头肉牛,同时由党支部牵头成立养殖协会。”乡兽医站站长杨绍祥说。

种养结合 以短养长

2013年9月通红甸乡启动实施扶贫开发整乡推进工程,目前形成了34公里上半山核桃产业带,下半山成片柑橘林。

普兴华说,通过项目建设,通红甸乡逐步形成了以短养长的产业格局。短期内靠种烟、养殖解决农民增收致富问题,长期还得靠这漫山遍野的核桃树、柑橘林,才能让老百姓有持续稳定的收入。

通过扶贫资金项目,通红甸乡已经形成了南至小龙树村北至舍达村,长达34公里的核桃产业带。

再过几年,等核桃进入了盛果期,这里的老百姓就能尝到核桃带来的甜头。

据悉,目前该乡已种植核桃2.3万亩。

通红甸乡下半山的绿色则来自柑橘,种植规模达1.5万亩。2004年开始,政府通过以每株2.27元补助给农户,连续两年扶持,通红甸小组村民普仕发一家,从一开始的零星种植到如今的3000多棵,给他带来了15万元以上的年收入,普仕发家不但盖起了小洋楼,还买了小汽车。

首席记者 李继升(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