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新政”下 BAT跨界影视业前路未卜
停牌长达两个月之后,华谊兄弟非公开定向增发计划终于尘埃落定,由阿里创业、平安资产、腾讯公司、中信建投主导的此次注资高达36亿元,更是其5年前首次挂牌时融资额度的3倍之多,所谓“三驾马车”护航的说法似乎进一步坐实了华谊兄弟“中国影视娱乐第一股”的江湖地位,而马云、马化腾的再次联袂也让BAT涉足影视娱乐业的跨界更富想象力。
2013年下半年以来,有关影视公司上市或被上市公司并购的传闻此起彼伏,但随着能量影视、大唐辉煌、海润影视等相继披露招股书,却又在“最后一公里”被突然终止,折戟资本市场之后,作为资本市场上的第一个“吃螃蟹者”,华谊兄弟再得风气之先。
不过,对于即将告别的2014年而言,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更喜欢津津乐道的却是另一个信誓旦旦、非做不可的战略转型———“去电影化”。据华谊兄弟2014年Q3财报显示,该公司前三季度的电影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74.76%,而其国内票房所占份额更是远落后于迅速蹿升的光线传媒、乐视影业、博纳影业和万达影视,暂列第五位。由此来看,华谊兄弟所谓的“去电影化”的战略转型其实更像是时势使然。
如果说王中军一再宣称的“去电影化”是华谊兄弟的“大势所趋”,那么在此背景下重新审视华谊兄弟的这次融资便显得耐人寻味。据其公告透露,此次融资扣除发行费用后,其中31亿元将用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之间的影视剧项目,包括31部电影和400集电视剧,而其余部分则用于偿付银行贷款,降低其明显偏高于同行业其他上市公司的负债率,以减轻财务负担。
当然,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所说的“去电影化”,更多的还是基于自身业务架构,相较于昔日的“旧三驾马车”——— 电影、电视、艺人经纪,华谊兄弟正在逐步构建其所谓的“新三驾马车”:即影视娱乐,包括电影、电视、影院、音乐、艺人经济、娱乐营销;互联网娱乐,包括游戏、新媒体等,以及品牌授权和实景娱乐。但无论是互联网娱乐,还是实景娱乐,都只不过是影视娱乐的产业链延伸,也就是基于影视娱乐内容的IP在不同梯次和层次的平台(视频、游戏、主题公园等)上的套现而已,但影视娱乐作为其绝对的前端、支点和放大器,真正考验的却是其略显疲态的持续原创能力。
其实,相较于高达36亿元的“真金白银”,另一个商业命题似乎更具“理性、建设性”,即在“一剧两星”以及OTTTV遭遇当头棒喝等等一系列“广电新政”下,华谊兄弟与阿里、腾讯的战略合作,尤其是BAT纷纷跨界影视娱乐业之后,能为这个行业创造出什么样的想象空间?毕竟,在一个可以预见的未来里,BAT之于华谊兄弟,乃至于整个影视娱乐业,首先还只是为影视娱乐业的内容IP提供了一个足够开放的视频/游戏/电商的套现渠道而已。
时下,BAT正在全产业链上跑马圈地,但先行一步的搜狐视频早在7月30日自制剧《匆匆那年》首映时,张朝阳就直言不讳(但这一说法却被媒体集体忽略),他们真正属意和定位的是在美国、韩国等风生水起的付费有线电视频道,比如HBO、Show time、TNT、AMC以及JTBC、TVN、OCN、MBN等,众多耳熟能详的美剧和韩剧大都出自于此。但在中国目前严重缺位。
反观国内,根据国家广电新闻出版总局2014年11月公布的数据,目前,国内共有135个付费频道,但其中大多数以购物、健康为主,频道资源严重闲置、浪费,尽管付费频道属于政策准入资源,民营、外资等均被排除在外,但基于新技术平台的O TT TV(指基于开放互联网的视频服务,终端可以是电视机、电脑、机顶盒、PAD、智能手机等),似乎让搜狐视频们盼到了一线曙光,而这一渠道资源却是光线传媒等传统影视内容供应商一直无法企及的。
但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大力开展智能电视操作系统TVOS1.0规模应用试验加快推动广播电视终端标准化智能化的通知》的出台,让此前趋之若鹜的各大互联网视频公司开发的电视终端APP被迫下架、清零,也让各种名目的互联网电视盒子胎死腹中。此外,所谓的“一剧两星”等一系列广电新政无疑也让影视制作以及网络视频行业风声鹤唳。
其实,掌握着庞大用户群及渠道优势的互联网企业觊觎影视娱乐业,绝非自BAT始,其首创者,似乎还是盛大的陈天桥,其“盛大网络互动娱乐帝国”这一庞大计划中就涵盖了时下BAT们热衷的游戏、视频、文学、影视。但昔日的“盛大帝国”如今不得不急于拆解、转型,其背后的潜台词无疑便是这些“横空出世”的种种新政。BAT要想跨界影视娱乐业,分取一杯羹,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王正伦(国龙投资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总监,资深影视从业者)
来源:南方都市报作者:王正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