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沃斯论坛:属于世界的“一带一路”万亿愿景

25.01.2019  16:10
连着三天,达沃斯每天都会迎来一场明确打着“中国”标志的会议。论坛首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展望中国的万亿美元愿景”会场迎来了不少宾客。不过,四名嘉宾的讨论让人觉得或许会议标题应该改一改,因为他们在谈的这笔价值万亿美元的愿景不只是中国的,更应该是世界的。
  从分享“一带一路”故事开始
  未来十年,“一带一路”将涉及中国在东南亚、南亚和中东的基础设施投资约1.5万亿美元。在主持人要求下,四名嘉宾从分享他们与“一带一路”的故事开始,回答各种提问。“这是一场毫无准备的座谈啊。”一位嘉宾笑着说道。
  尽管毫无准备,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依然不失“数据控”本色,用数字阐述了如何通过投资基础设施,让地处南高加索的阿塞拜疆成为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和东西南北交通走廊交汇的“十字路口”。
  当然,除了数字,听众还会听到些有意思的小故事,中国最大的民间商会、中华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永庆就分享了一个中国民营企业家成为埃塞俄比亚“工业之父”的趣事。王永庆说,这位民营企业家经由世界银行前副行长林毅夫介绍来到埃塞俄比亚,利用当地皮革制造的特长,建造了专门造鞋的工业城,创造了近7000个就业岗位,并准备在未来5年里再投资5亿到10亿美元解决10万人就业。在王永庆看来,这位民营企业家能够在埃塞俄比亚获得如此高的荣誉,足以说明当地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
  新加坡财政部长王瑞杰则分享了一个在新加坡一家博物馆里展示的联结了中东、中国与新加坡的古老轮船的故事,“这就是旧丝绸之路的迷人历史”。王瑞杰表示,人们相信贸易交往的价值,贸易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而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更是对世界经济增长产生了巨大影响。他认为,改革开放、“一带一路”与全球化紧密相连,期待一个没有输家、让所有人受益的全球化。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这是“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实现的愿景;实现通信设施互联互通,“就像手机漫游,也并非一个国家政府就能单打独斗实现”。
  债务风险不来自项目本身
  一直有人质疑,发展中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可能会遇到债务风险。但今天会场上的中外嘉宾都积极献计,提供应对经验。
  中国保利集团董事长徐念沙说,保利的做法是特别注重控制风险负债率,“所有的项目都会交给下一代人,而你要对下一代人负责”。正是出于这样的使命感,在面对一个送到面前的新项目时,“不管有多大的诱惑,不管有多大的冲动,不管对方政府提出怎样的要求,企业一定要按科学规律办事,做足调研工作,启动所有的风险控制机制”。
  尽管承认与央企相比,民企短板明显,规模小且抗风险能力弱,但代表中国民企的王永庆仍然呼吁企业壮壮胆,尤其是在自己擅长的民生领域。他依旧举了个例子,这回是他的亲身经历。“20年前,我还在铁路公司工作,我们讨论是不是要修北京到上海的高速铁路,大家的争论非常激烈。”当时很多人认为京沪高铁没什么价值,即便修了也没有效益。但20年前论证,10年前开工,7年前运行,如今京沪高铁成了最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铁路,甚至正筹备上市。很多风险不是由项目本身造成的,王永庆指出:“所以其实并不是债务问题,而是拿这些钱干什么事。想想好,再选好项目。”他也对政府提出要求:“政府应该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要创造好的预期和社会环境,让企业和项目能稳定运行。”
  阿利耶夫则表示,他们防御债务风险的策略是做好预算,花费少于收入。“20年前,当我们贫穷时,我们借了很多钱”,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不得不考虑长远,不得不借钱”。他表示,现在他依然希望金融机构能够帮助那些需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融资。“我们也正在为其他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贷款,我们的债务与基础设施无关。”
  企业讲究效率效益,而“一带一路”是个长期项目。“作为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方,需要有长期和短期的规划,按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原则开展甚至拓展项目。”一名与会嘉宾总结道。
    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