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各族群众都过上好日子
“让各族群众都过上好日子,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也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给独龙江乡群众的回信润人心田,催人奋进,深深打动着云岭大地的各族儿女。人们从回信的字里行间真切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各族群众的真挚关怀和深切牵挂,激发起各族群众携手同心,奋发图强,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的无穷力量;纷纷表示要凝心聚力,共同奋斗,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云岭大地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
铆足干劲 用勤劳创造美好生活
13日清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龙元村委会主任孔秀宏早早地就进组入户,给独龙族群众送去挂联单位印制的总书记回信,并用独龙语进行传达。
“我们独龙族人民能够住上安全稳固的房子,有了脱贫致富的产业,喝上干净的山泉水,过上吃穿不愁的好日子,全靠党的好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孔秀宏激动地说,大家学习了总书记给乡亲们的回信,特别兴奋,干劲十足,都说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转变观念,辛勤劳作,把草果、重楼、羊肚菌等特色产业发展好,用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迅速传遍了基诺山的村村寨寨。13日,景洪市基诺山乡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总书记回信。新司土村党总支书记飘布鲁用基诺语在会上宣读了回信,党员干部和群众一边听一边记笔记。
“大家听说习总书记给独龙族同胞回信了,特别兴奋,说也要给总书记写信,告诉总书记基诺族也实现整族脱贫了。”飘布鲁说,通过精准扶贫,基诺族群众已经从以往的封闭、保守、落后,走上开放、包容、发展的新天地。“今后我们要继续甩开膀子实干、苦干,与其他兄弟民族同步走在谋发展、求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
党的好政策让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乡阿昌族人民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里变化最大的要数户早村。过去,户早村是‘男人不敢娶、女人不敢嫁’的穷地方。”户撒乡纪委书记尹永香说。“自从2015年开展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工作后,户早村百姓的‘口袋鼓了’,家家建起新房。生活条件好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尹永香说,读了总书记给独龙江乡群众的回信后,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总书记对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的关怀。我们阿昌族要再接再厉,不辜负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芒市三台山乡出冬瓜村冬瓜四组德昂族村民杨玉南今年31岁,她和丈夫开办的小型肉牛养殖场让他们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德昂族百姓勤劳肯干,但过去缺乏眼界、没有本钱,只能简单地在山上种点茶、栽些甘蔗,或者去城里打点零工,收入都很有限。多亏有脱贫攻坚的好政策,让我们有条件办起了养牛场,收入大大提高,日子越来越好。”杨玉南说,她从广播里听了总书记给独龙江群众的回信很激动,我们一定要好好努力加油干,让后面的日子更美好。
牢记嘱托 团结奋进过上好日子
13日一大早,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九河乡金普村委会的院坝里,10多名普米族群众聚在一起聆听总书记给独龙族同胞的回信。“总书记的回信字字暖心,充满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和牵挂。”金普村委会拉普村小组脱贫户熊志生深有感触地说,这些年,我们家在党委、政府的关心下,修起了新房子,种上了烤烟和药材,去年顺利脱了贫。
“回信让我们感受到了总书记对独龙族同胞无微不至的关心,也感受到了总书记对各个民族的关怀。”金普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张怀军深情地说,有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心支持,村里家家户户住上了新房子,门前也修上了水泥路,还发展了烤烟、中药材、山羊养殖等产业,在去年实现了全村脱贫出列,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以上。今后,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再接再厉、苦干实干,让金普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这几天,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大家都在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脱贫攻坚最吃紧、各族群众都盼望尽快过上好日子的时候,总书记的回信让我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镇长陈静龙介绍,叶枝镇大部分土地贫瘠,农业生产条件差,60%以上是傈僳族,因为有党的坚强领导,有各族各界与傈僳族群众一起团结奋斗,大家都感觉信心大增,表示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咬定目标加油干,保证完成今年脱贫攻坚目标,“整族脱贫一定能够实现。”
家住陇川县陇把镇龙安村景二组的景颇族村民孔南炯,正在政府统一新建的砖混式新居里观看电视播出的总书记给独龙江乡群众的回信。
“我们家2016年就脱贫了,但是党和政府依然在为我们过上更好的日子费心费力。”孔南炯指着墙上的结对帮扶联系卡说,“州委领导帮我们制定了后续帮扶巩固提升计划,现在我的两个女儿在城里打工,两个孙女上学也享受义务教育补助政策。我经常提醒她们,要好好工作、好好学习,回报党的恩情。我们虽然老了,但看着后代的生活越来越好,比什么都开心。”
“习近平总书记给独龙江乡亲们的回信,是独龙族人民的幸福,也是我们怒族人民的幸福,更是怒江各族人民的幸福。”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党总支书记李建文用怒族语向村民宣读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并和村民一起学习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这么关心我们边疆人民,怒族人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李建文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怒族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在学习、讨论中纷纷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搞好美丽乡村建设,传承好怒族传统文化,办好农家乐,壮大脱贫支柱产业,努力过上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
奋发图强 同心协力建设好家乡
“习近平总书记回信里的每一句话都非常暖心,这些年我们阿佤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日子越过越好,我们对今后的好日子充满了信心和干劲。”在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龙乃村,村民陈强早早地就来到自家的甘蔗地里忙活。陈强说,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我们阿佤人要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奋发进取,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祝贺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我们布朗族也一定能尽快脱贫。”在木龙源标准化蛋鸡养殖场里,施甸县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布朗族妇女李有兰激动地说。
在相关政策支持和对口帮扶下,施甸县布朗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项目快速推进,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施了七大工程,为布朗山乡开启了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跨越发展道路。“现在政策越来越好,我们布朗山乡的产业一天比一天兴旺,日子也会一天比一天好!”李有兰信心满满。
看到总书记给独龙族回信的新闻,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恩乐镇复兴村大平掌一二三组党支部书记熊安进感慨万千。“小时候,我们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吃不饱,穿不暖,住着漏雨的茅草房。现在,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幸福。最基本的衣食住行,衣,现在基本上是什么合身穿什么;食,不仅吃得美味,而且要吃得健康;住,现在农民住楼房已很普遍了;行,水泥路四通八达,还有林立的古树,村子就像公园一样。”
熊安进说,大平掌一二三组是从九甲、者东、和平3个乡镇搬迁过来的拉祜族苦聪人组成的村民小组,共有220户、1100人。村民主要以务工为主,传统种植业为辅,人均收入达到1万余元,整个村在2017年底就已经脱贫。但是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带领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同心协力建设好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