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文学攀越世界经典

15.04.2016  11:23

    说起中国文学给人的印象,最先想到的就是百花争艳。从唐诗中走来,带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飘逸俊雅;在宋词中穿行,伴着“多情自古伤离别”的柔肠百转;于元曲中驰骋,感受“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万丈豪情。从诗词歌赋中行出,诸子百家的经世至理发人深省,冰心、朱自清、周作人等的经典著作仍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借着先人的智慧光芒回望今天的中国文学,却少了百花争艳的峥嵘景象。中国的文学之路从原有的百花齐放走到今天的一马平川,笔者不禁想问,为何除了莫言、曹文轩,今日的中国文学就再没有国际化的认可?

    在近日召开的“走向世界的中国儿童文学”座谈会上,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同志强调要推动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向世界。文学作品往往是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而如何推动中国文学这艘巨轮驶向世界港湾,展现中国风姿,我们还需有更多的思考。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爆炸造成了今天快餐式的阅读习惯。在创作方面吸睛的标题和重口味的论调往往更加迎合某些网民的口味,出位的语言加上东拼西凑的网络段子通常能获得不俗的成绩。于是有不顾真实性仅为夺眼球而生的作品在互联网环境中“野蛮生长”,这些为利益而进行的创作,不仅错误反映了当下主流价值观,也让部分文学创作者丢失了“初心”。

    推动巨轮,需要回归“初心”。这里的的初心指的是坚守文学价值,澄清谬误、明辨是非。一个好的作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通过思想、情感、精神的相互感染,作品才能立得住、传得开。这就要求文学创作者有一颗拨云见日的责任心,从真实出发,用向上向善的价值观感染一波、带动一片,让作品多一些生活之美、自然之美、心灵之美的交流,尽力杜绝为搏出位的利益权谋。

    长期个体自为,滋生出的个人主义、封闭心态在文学创作中往往也有很深刻的体现,一些作家为了创作而创作,少了有感而发的亲身体验,多的是闭门造车式机械操作。于是一些和人民生活脱节、和民族文化背离的作品屡有出世,这些作品看似有模有样,实则失去了文学作品的灵魂,经不起时间检验和现实推敲。

    文学巨轮,需要有“民族符号”。好的文学作品经过作者的加工虽然看似高耸入云,其实还是扎根在民族文化之中。坚持从深厚的民族精神中提炼美,才能让作品有深厚民意基础和现实意义。同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和内涵,好的文学创作就是要从自己独特民族生活体验中积累素材、提升境界,深入挖掘能让人产生共鸣的民族文化内涵。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让创作出的作品带着特有的民族符号,让世界更好、更全面的去了解中国,才能让作品更具普世价值。

    文学是世界语言。通过文学作品传达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和现实,可以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相互了解和沟通,进而拉近彼此的距离。在百国争舸中,推动文学的巨轮驶向世界港湾,要求我们有一颗坚守文学价值的初心,用中国特有的民族符号,更好地传播中国价值、中国理念、中国精神,向世界展示中国风姿。

编辑:张钊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