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数据警示资源配置 应加速向中小企业倾斜
4月1日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3月份制造业PMI为50.1,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
单从这一数据来看,经济活动似乎确已出现回暖迹象。统计局相关专家也认为,这与各项政策措施的作用开始显现有关。
我们注意到,3月份不同规模企业的PMI继续分化:大型企业PMI指数上升1.1个百分点,达到51.5,其中新订单、生产等主要指数回升明显,升幅均超1个百分点;而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8.3%和46.9%,分别降1.1和1.2个百分点,仍低于临界点。
这与此前汇丰发布的3月份PMI初值数据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基本匹配。汇丰的初值数据为49.2,创11个月来的新低。而汇丰数据采集与官方不同之处,就在于主要来自对中小企业数据的采集,而官方数据则以大企业为主。
实际上,在房地产成为很多地方经济的支柱以后,中小企业的日子就一天比一天难过。不仅融资难度越来越大,税费负担越来越重,而且生存的环境也越来越差。比如土地资源的配置、税收政策的扶持、财政资金的支持等,几乎都与中小企业无缘。
如果不能正视中小企业的困境,就算宏观经济数据出现回暖,那么这一回暖的基础也不会太扎实,经济复苏的步伐也不会太快,居民就业、收入增长等目标将难以实现,并可能反过来成为影响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美国经济出现比较强劲的复苏势头,靠的就是居民消费的拉动。虽然中国居民在消费问题上与美国居民存在一定差异,存钱的意识远强于消费的意识,但对年轻一代而言,消费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多数年轻人还是愿意消费、喜欢消费、善于消费的,只是苦于消费能力不强,收入水平不高,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中,就业状况不佳、收入水平不高是最主要的方面。
在中小企业普遍生存状况不佳的背景下,对就业和居民收入的保障能力不可能太强。相反,每年新增的劳动力又对就业形成强大的压力。为什么中央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呢,说到底,就是以此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就业空间,并依靠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来实现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转型。
但是,在目前的环境下,如果地方政府不放弃过去对大企业、大项目和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中小企业很难得到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在现实生活中,中小企业的困难比数据所反映的还要大。如何从PMI数据所反映的数据上,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中小企业的困难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虽然说如何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难题,但总体上讲,一些发达国家在如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还是有很多好的办法可供借鉴。特别是政府在政策、资金、资源的支持和配置方面,主要是向中小企业倾斜。这一思路应该成为地方政府开展工作的重要出发点。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