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儿科医生少 教育治标制度治本

25.03.2016  12:28

    昨日,云南省2016年医药类高校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双向选择洽谈会,在昆明医科大学呈贡校区举行,儿科医生招聘难的问题再次引起注意。对此,昆明医科大学称,明年有望开办儿科本科专业。

  解决儿科医生少的问题,从教育入手的确是办法之一,但教育只能起到治标的效果,如要治本,还需要改善儿科医生从业状况。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儿科医师的缺口至少有20万人。《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显示,近5年来,中国儿科医生总数从10.5万下降到10万,目前平均每1000名儿童,只配备0.43位儿科医生。

  昨日的招聘会上,虽然昆明市儿童医院报名火热,仅1个多小时就已有上百人报名,但相比之下,基层医院的儿科医生招聘情况并不乐观。该问题若不解决,长此以往,势必将造成不良后果,特别是在二胎将逐渐增多的情况下。现在可以想见的是,很多地区的儿童不能享受到足够的医疗资源,进而加重儿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儿科学生少,招聘难,儿科医生自然就少。所以,提高儿科学生的供给就成了当务之急。除了昆明医科大学明确表示,明年有望开办儿科本科专业外,为了缓解儿科医生紧缺的问题,今年国内已有8个院校试点儿科本科专业招生。

  与之相对的,则是自1999年起医学院校陆续撤销了儿科专业,儿科医生培养机制迟迟未能建立完善,儿科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失衡加大了供需矛盾。

  重开儿科本科专业招生,当然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儿科医生少的问题,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能最快见效的办法。但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儿科专业建立之后,能否招收到足够的生源,以满足医院的需求。

  判断一个专业对学生有没有吸引力,当然是根据就业前景来判断。在医学院学生就业率普遍向好的当下,一个得到普遍承认的说法是,因为儿科医生工作强度大、风险高、待遇低,所以年轻人不愿意做。按此逻辑,儿科医生少的根源,不在校园,而在医院。

  所以,营造儿科“强势专科”价值回归氛围,让更多人愿意投身儿科是有必要的。对此,无论是增加全科医生在儿科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还是合理地确定儿科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无论是合理提高儿科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还是鼓励优先生产儿童用药,以及政策倾斜。都是值得讨论的办法。

  当然,所有的办法首先就是要合理。既要解决问题,也不能违背让更多儿童都能够享受足够医疗资源的初衷。另一方面,还要解决城乡医疗资源对等的问题。这直接表现为,儿科医生缺少的问题恰恰在那些更需要医疗资源的基层医院更突出。

  医疗资源均等化不足,儿科医生缺少等等问题,随着城市化发展而产生。表面上看,虽然都可以通过教育体系调整、政策调整,增加供给而获得改善,但要根治这些问题,还需要整体执业环境的调整与改变,也就是说,教育治标、制度治本。(都市时报 尹一)

编辑:赵艳芳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