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政放权新规:以市场之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

06.08.2015  21:19

  简政放权,本届政府开门第一大事,既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当头炮”,也是转方式、调结构向纵深推进的“催化剂”和“助推器”。让政府权力之手不再乱伸,让市场之手更多发挥作用,这是简政放权题中应有之意,也是当前转方式、调结构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关键所在。

   转方式、调结构呼唤“市场之手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日益面临供需两方面制约:转方式、调结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刻不容缓——

  从需求看,国际金融危机后欧美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我国外需扩张明显放慢,国内制造业投资受产能过剩约束增幅回落;从供给看,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储蓄率和投资率趋于下降,土地和能源资源供需发生变化,环境约束强化,我国原有的低成本优势明显减弱。

  “依靠高强度投入、大规模铺摊子的发展空间已越来越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上新台阶、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必须痛下决心,大力推动转方式、调结构,让经济发展转入新轨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王一鸣说。

  然而,发展方式怎么“”,经济结构怎么“”,不同的路径选择,导致的结果明显不同。

  “从以往的案例看,政府扶持的行业,往往‘有心栽花花不开’,而没有扶持的行业,却形成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局面。可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远比给某些行业特定扶持更为重要。”王一鸣认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加快市场化改革,让市场之手发挥决定性作用。

  “转方式、调结构喊了二十年,最终效果并不明显,原因就在于‘转’和‘调’的过程中过度依赖行政手段,忽略了市场之力。”在经济学家吴敬琏看来,我国经济和产业结构之所以发生扭曲,根子就在于习惯用行政力量干预微观主体的行为,转方式、调结构呼唤“市场之手”。

  “新一届政府强调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对经济的不必要干预。推进以行政审批体制改革为重点的政府改革,这既有利于改善供给端,也有利于改善需求端。”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匡贤明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