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摘帽奔小康 幸福水竹阔步来 云南永善县水竹乡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2016年,云南永善县水竹乡党委政府以脱贫攻坚统揽各项工作,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乌蒙扶贫先锋行动为契机,团结带领26个基层党组织、513名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加压奋进、乐于奉献,用“众志成城摘穷帽、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魄,以“为党旗增光彩、为群众谋福利”的铿锵誓言,奏响了一曲“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动人乐章。
水竹乡是1988年新建乡,全乡国土面积175.8平方公里,辖1个社区、4个行政村,有3015户10102人。境内风光独特,景色宜人,素有“天然氧吧”之称。
然而,高寒冷凉、偏僻闭塞、产业单一、基础薄弱、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等现状,让祖祖辈辈勤劳、善良的水竹人民吃尽了苦头,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仍望山难、望水愁,扶贫成本高、难度日益增大等因素,使全乡扶贫工作面临的形势异常艰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重道远。截至2015年底,全乡尚有465户1620名贫困人口。
按照省、市、县扶贫工作总体安排部署,水竹乡成了2016年永善县第一批整乡脱贫摘帽的主战场。
水竹乡以规划编制为引领,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按照“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功能完善、规模适度,人畜分离、厨卫入户,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原则,科学规划易迁安置点8个,编制易迁安置、产业发展和整村推进规划15个,确保脱贫有目标,攻坚有方向。
多措并举摘穷帽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面小康的底线目标和“最后一公里”。
面对复杂严峻的脱贫形势和千差万别的贫困群体,水竹乡紧扣“两不愁、三保障”要求,瞄准全乡最贫困村、最困难群众、最迫切问题,从深谋划,从严要求,从实推进,全乡上下聚焦精准,锁定贫困,迅速行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高位带动,高效推动,高压促动,集中精力啃“硬骨头”,坚定信心打“攻坚战”,确保如期实现全乡整体脱贫摘帽目标。
牢固树立“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也在精准”的理念,把“扶持谁”作为突破口,对全乡5个村全面展开了贫困户建档立卡“回头看”、对标调查等工作,一户户的走访,一家家的摸底,理清搞准脱贫对象和需求,掌握致贫原因,不落下一名贫困群众;推行“一图一台一档一卡”动态管理机制,认真开展乡、村、点挂图作战,实行大数据平台到村,脱贫档案到户、结对帮扶卡上墙,倒排时间、倒逼任务,为破解脱贫大棋局走好了坚实的一步。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市、县领导先后率队深入水竹乡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采取现场观摩点评、召开专题会等方式,现场为水竹乡脱贫攻坚把脉问诊,解决困难。
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水竹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脱贫摘帽目标任务,严格落实乡领导班子成员包村、干部职工包户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细化分解滚动计划,倒排完成时间节点,逐项明确推进措施;因户制宜绘好脱贫“路线图”,切实将脱贫计划细化到组到户到人,使干部帮扶有责,让群众脱贫明白。
发挥十指联奏的强大合力,才能弹出美妙的扶贫强音。水竹乡通过召开群众会、干部逐户动员等方式,积极引导贫困群众转变等靠要思想,自觉投入脱贫攻坚行列;以开展“金江课堂”活动为载体,逐村集中开展技能培训,积极引导群众“一人学一技、一人传一技”,提高脱贫致富本领;组建自建自管委员会,全程参与建设和管理,有效管控超面积建房;组建党员先锋队、妇女帮扶队、民兵应急队、青年突击队、驻村工作队,送政策到户,送服务上门,送温暖到人,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问题。
穷乡旧貌换新颜
扶持一家一户脱贫致富,只是脱贫攻坚“点”上的胜利;做强做大一个产业,则能够形成一个“链”条,辐射带动更多的贫困家庭走上致富路。
水竹乡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举措,按照“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大户走、大户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思路,采取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养殖大户+农户等模式,大力发展畜牧、花椒、天麻、核桃等传统特色产业,组织乡村干部和养殖大户外出考察学习,促进农特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拓宽增收致富渠道,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尝到产业扶贫带来的甜头。
水,承载着脱贫希望;电,照耀着未来光明;路,连带着致富梦想。基础设施薄弱,是水竹乡脱贫攻坚最大的“短板”,强基固本成为当务之急。为此,乡党委政府从改善贫困村组水、电、路和民房等方面入手,多方争取协调,不断加大项目实施力度,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脱贫攻坚后劲。
截至2016年12月底,全乡新建民房776户,修建文化广场12个、公厕27间、文化活动室11间、垃圾收集池37个、户间道4.6万平方米,硬化村组公路4条3.98公里,新建和改造村组公路48条131.36公里,通组公路率达到99%,农村电网改造已全面完成,基本实现通讯网络全覆盖。
针对群众房前屋后柴草乱堆、污水横流、牲畜散养、居住环境“脏、乱、差”等极端突出现象,水竹乡严格按照“七改”“三清”要求,广泛开展路域环境、酒席操办、人居环境、民居建设“四大专项行动”,有效改善了乡村人居环境,促进乡风文明,提高了群众幸福指数,全乡上下处处劲吹文明新风。
基础设施的明显改善、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乡村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有效破解了水竹发展的瓶颈,为全乡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让昔日以高寒闭塞、边远贫穷出名的水竹乡,如今实现了“华丽转身”,焕发出新的光彩:一股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新动力蓬勃而出,正在水竹大地奔涌激荡;一幅幅依山傍水、自然和谐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铺开……
隆冬时节,走进水竹山间村落,处处涌动着一股决战贫困,争创幸福的热潮:驻村帮扶工作队及乡村干部走村入户为贫困户解决困难、出谋划策,人饮工程、道路项目等建设现场人头攒动、热火朝天,广袤的草场上牛肥羊壮,群众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养成了好习惯、形成了好风尚。
云南网记者 杨之辉 通讯员 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