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与国外考古专家:西南地区发现史前人群杂交线索

27.07.2015  09:37

中国专家科普艺术家张建军复原图 供图

隆林人面骨

澳大利亚专家复原图

出图洞穴

    7月24日,进行了近十年的中国西南晚更新世以来人群迁移与环境变迁项目的中国和澳大利亚专家合作研究团队,在英国自然出版集团旗下子刊《科学报告》在线刊发论文,发布了他们的最新研究发现。这篇题为“Possible Signatures of Hominin Hybridization from the Early Holocene of Southwest China(中国西南早全新世人类杂交的可能信号)”的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是新南威尔士大学戴科乐副教授和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学平研究员。

    广西隆林和蒙自马鹿洞

    发现古老人群的线索

    据了解,2006年,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联合主持、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和广西百色右江民族博物馆研究人员共同参与,启动了中国西南晚更新世以来人群迁移与环境变迁项目,该项目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共同资助。

    中国西南地区是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热点地区,这种格局从很久以前的史前时代就已经开始。2012年,合作研究队发表了更新世至全新世过渡时期在广西隆林和蒙自马鹿洞发现古老人群的线索,揭示这一地区史前人群迁移与进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并预示发现人类新种的可能性。

    此次最新研究发现,研究人员通过单变量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邻接分析,判别函数分析,异速生长分析的手段分析对比了大量早期现代人和古老型智人,与“隆林人”头骨亲缘关系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隆林人” 头骨形态非常特别,具有古老型智人和现代人的融合特征,与东亚地区的现代人和早期现代人有很大的差别。

    研究人员认为,来到该地区的现代人与当地残存的古老型智人的杂交能更好地诠释非同寻常的头骨形态特征。当然,这一结果有待更多的材料和即将开展的古DNA研究来验证。

     史前西南地区

    可能有多种人群和多种文化共存

    早在2014年,吉学平、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秀杰研究员等在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科学通报》上,发表了隆林人内耳迷路的文章,文章中表示隆林人的耳区结构与现代人接近,而与德国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也被译为“尼安德塔人”,常作为人类进化史中间阶段的代表性居群的通称)有显著的区别,证明了隆林人不同部位特征的镶嵌进化,研究结果虽然支持晚更新世末期-全新世初期东亚人群演化复杂多样的观点,但这一结果也可能为人群杂交的结果。

    作为项目的中方主持人,吉学平认为,大约距今两百万年以来,人类在欧亚大陆开始多波的迁移扩散,在不同的地理区域迁移路线和进化的速度不同,人类进化的差异会越来越明显。“在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广西等热带、亚热带相对隔离的地区,可能形成古老物种的‘避难所’,一些特殊的人群会残存至很晚的时期,并与该地区十万年前左右就已出现的早期现代人共存。

    为进一步探究西南地区人类进化之谜,2013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了由吉学平研究员负责的“云南晚期智人及其文化多样性研究”课题,探讨人类体质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的形成机制和过程及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史前西南地区可能有多种人群和多种文化共存。(都市时报 记者林霞)

编辑:廖拓溪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