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 建议完善老年活动中心配套设施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王莹 据了解,截止2013年底,昆明市60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有91.9万,占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的16.81%,昆明的老龄化程度正以每年超过5%的速度上升。如何丰富老年人的文化娱乐生活、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成为昆明需要思考的问题。
今年市“两会”期间,多名代表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他们建议昆明应完善老年活动中心配套设施,合理规划广场舞,推广社区医生家庭化,努力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杨丽:完善老年活动中心配套设施
“要实现昆明的全面小康,老年问题必须解决好。”杨丽代表说,“昆明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老年人除了带孙子、在家闲着,其实还可以到老年大学学习,提升自己的内涵;可以到老年活动中心参与各种活动,与其他老人一起跳舞、唱歌、打球、下棋等,享受晚年。”
杨丽表示,目前昆明确实已有老年大学和老年活动中心,这些设施辐射了一部分老年人,但距离“老有所乐”的目标实现还有距离。她建议,昆明市级财政专项拨款扶持昆明老年工作,完善老年活动中心基础配套设施,如将现在能容纳20名左右老年人的舞蹈课场地扩建为足够容纳80-100人的大教室,节约教学成本支出的同时,充分、合理的分配教学资源;开设从昆明主城到老年活动中心的公交专线,减少老人出行时间和转乘车带来的麻烦;改造老年活动中心建设不合理的地方,合理分配利用土地资源等。
孙学华:合理规划广场舞
在过去一年,广场舞禁还是不禁一直备受关注,市人大代表孙学华认为,广场舞问题不该一刀切。
“广场舞是目前大多数老人比较喜欢的一种娱乐方式,广场本身也是供市民娱乐休闲的场所。”孙学华表示,不一定要到教室里学习才是老年教育,广场舞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广场舞将自娱性与表演性融为一体,表演内容热情,以集体舞为主体,对参与者没有特殊要求,任何市民都能参与,“在不扰民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广场舞,中午午休时间禁止,晚上9点以后禁止,不妨碍其他市民的正常休息。”
孙学华还认为,老年人是一些地方传统民间民俗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如花灯戏,地方戏等。市级有关部门可以通过购买老年人精品艺术表演的方式,将一些高层次的艺术表演精品送进社区、送进乡镇,丰富老年人的娱乐生活,继续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
刘云兰:推广社区医生家庭化 缓解养老医疗服务压力
刘云兰表示,昆明老龄化程度加剧,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日益高发,大型三甲医院每日爆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养老医疗保障形势严峻,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也已经很难进行社区辐射范围内所有老年人的医疗档案管理,所以必须推广以家庭为中心、社区为主导的社区居家养老新模式,将社区医生家庭化,让全科医生进入家庭,定期上门服务,与每户家庭建立医疗保障关系,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医疗服务压力。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昆明市 发布人:沈莹